清明节有感作文

时间:2022-06-19 22:57:52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清明节有感作文9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有感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节有感作文9篇

清明节有感作文1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总之,清明节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总会让人们想起要出去走走。有了这个想法,于是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走出了家门,来到了二中那条路。

  走在河边,迎面吹来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风,就好像是妈妈的手在你的脸上轻轻拂过,温柔、温暖,周围的空气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让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会从阴天转到晴天。领略了春风的柔情,再来看看周围的花和树。在小河旁有一排杨柳,它们随着春风的佛动,而且全树成绿色,就好像是碧玉做成的艺术品;和贺知章的《咏柳》一模一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

  有些树是会开花的,那一朵朵的花,从树丛间钻出来,小小的,好可爱。有些树开的是黄色的花,有些树开的是白色的花,好有些树开的是粉色的花。最令我惊讶的是在一簇已经全部枯萎的树枝中,竟然开出了一点点紫色的小花蕊,仿佛是在说,春天到了,我也要加入这万紫千红的世界,和她们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

  我们一家人边走边看,快走到东塔公园时,发现了周围的那些不知名的树都长满了一颗颗绿色的种子。望着这些诱人的果子,差点就忍不住要去摘几颗来尝(好吧,那不能吃。)

  在这阳光明媚的季节里,每个人其实都应该出去走走,看看这美丽的祖国的河山,心情也许会好起来哦,碧海蓝天吹吹风,出去走走吧,其实好地方一生都看不完,别窝在家当懒虫!

清明节有感作文2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人们忙于或植树造林,美化家园;或浸种耕田,育秧培苗。或换季生产,重塑商机。

  清明节前后扫墓的习俗由来已久。近年来,南京人扫墓似乎提前了行动,不到清明日,扫墓之人已争先恐后,络绎不绝,拥挤不堪,马路上也经常会堵车,无端浪费了光阴。在我看来,扫墓是人之常情,在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日子,去祭祀已故的长辈,清扫一下坟地,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未尝不可。

  但是,许多人扫墓不免落入俗套。焚香、点烛、烧纸、上供,弄得墓地一片狼藉,不仅污染了环境,妨碍了别人的生活;又易引发火灾,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应该设法予以避免(据报纸报道,每年都因扫墓而引发多起火灾)。从文明的角度而言,清扫一下墓地,整理一下环境,献一束鲜花,足可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与崇敬。

  人虽逝去,但亲人之间的感情,是难以忘怀的,活着的人去给逝去的长辈扫墓,则是一种礼仪,故扫墓也是表达一种情感。纵观历史,许多三代以上的祖坟,除了轩辕、炎帝、大禹和部分名人之外,很少有人问津。外戚之坟,更不必说了。可见扫墓这种关系,大致上只能维持三代到四代,其远代祖宗,就无人顾问了。其坟也成了荒山野墓。

  逝后修坟墓,占土地,与子孙争地盘,实属不当。有人问,火葬之后如何办?是不是再搞墓穴,作为长眠之地。若如这样下去,再过百年,墓穴遍地,泛滥成灾,令人担忧。现在已经有人提倡大海(水)长眠、树根长眠,即将骨灰洒入江海,或埋在树下,既卫生干净,又使逝者回归大自然,实属明智之举。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一种责任。但这种行动重在让他们在有生之年享受天伦之乐,感受亲情的温暖,度过舒心的晚年。如果生前不孝,让父母操心、忧心,找各种事由,责难父母,而在其死后,又建墓,又祭扫,逝者如何感觉到!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

清明节有感作文3

  云遮艳阳雨绵绵,湿红落英惹人怜;往年的清明细雨绵绵下个不停,渲染着迷蒙黯然的气氛,勾起人们的忧愁和悲伤。幸运的是今天天公作美,终于肯放了一点晴,我们一路人,出发准备去扫墓,但更多的是兴冲冲地去寻觅春天的芳踪。

  车行在公路上,四周的油菜花将我们包围其间,田野里的油菜花衬着天空的光辉,显得格外生机盎然,虽然没有牡丹那样堂皇,没有玫瑰那样绚丽;没有工笔雕琢的刻意,也没有浓墨重彩的痕迹,只轻轻几笔,就勾画出春的律动。多想驻足,漫步到那无际的花海中去啊。但是还有任务在身,我只希望能在接下来沿途会遇见更多的春景。下了车,一棵桃树,终于来到我的眼前,粉红的花儿,已经被昨日的雨浇得所剩不多,然而剩下的如一个个含羞娇美的女子,纷纷投来盈盈的笑意。

  走在记忆中的崎岖上路上,青松漫布了大半个山陵,两旁仍是一年四季清丽的草儿,还有点点细细羞羞的.小小野花;淡淡的紫色花朵,黄色的小小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丛丛,散落在草儿之中,交相辉映,一片繁盛景色。这里的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路边有一些棉菜,说是可以做清明团子的东西。在绿叶外面好像是裹了一层绒毛,这样看上去好像是银白色的,绿叶之间的花呢就像米粒一般大小,是黄色的。我弯下腰一摸,毛茸茸的,那么柔软,那么娇嫩。我们埋头摘棉菜,虽说不是满载而归却也已是收获不少。

  到了太公墓前,像一把大交椅;经历了一年的风吹日晒,这里布满了杂草和一些蜘蛛网。大家都动起手来清理,我看自己帮不上什么忙,罢了,还是去看看小花小草吧。小心翼翼的踏在松软的泥土上,一种不知名的花儿映入眼帘,是白色长条的花瓣,花朵不是很大,却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后来知道说这种花是可以止血的。祭奠过后,我们就带着一路春色准备启程回家了。

  远远地,挥手再见,春色明年我们再来。

清明节有感作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儿时背的诗,每到清明节.总会重温此诗.你会问有何感想?谈感想不敢当.瞎说说自己心里话.倒有几句,中国人习俗,清明节前.上坟.祭拜祖宗以故老人 .

  现代人物资条件丰富了.上坟祭拜 花样多,出手也阔绰了 ,泥巴堆堆,越堆越高,越堆越大,更整得亮膛,贴上磁砖,立一块玉石碑文,这才是真正的光了宗,耀了祖。后人跟着脸上也贴了金,这种我不持任何评议,祖宗吗?尊重一点,居住好一点,铺张一点,后人有这个实力应该的。孝敬祖宗是人人称颂的美德,所以,我们一直传承发扬光大。说起来大篇大篇的大道理,克己服理,人义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简直又是一个人,称得上十足的双面人,为一丁点小事,哭天嚎地,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仿佛天底下的人都是坏人,唯有剩他一人是好人,大叫冤屈。

  我这 样说,好人更伤心,更不高兴了,高不高兴我也要说,但我也没点名道姓,你又何比犯夹疑,硬要屎盘子往自己头上扣呢?你要扣,我也没办法,人不要自己作贱自己,你做你的,我瞎说我的,井水不犯河,身正不怕影子歪。

  我自己在想,我死了,把我洒在大海,我可以飘洋过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制度,不同肤色的人,不同的生活饮食习惯,风土人情 ,活着用水泥钢筋把自己圈起来,过得就比较辛苦了,为什么死了还要那多烂规矩呢?不守成规的'思想,爱想当然,但世俗的眼光会杀死你,涎沫会淹死你,只得假老实,假正经,在世人面前是个乖孩子,大好人。死了,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到外边去溜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守着一堆泥巴,虫虫蚂蚁又多,多遭罪,还让儿女破费,儿女不破费,又显太寒碜,没面子,这个面子是丢不起的,这叫“死”要面子“活”人受罪。

  我的理解是,活着的时候,老人需要什么尽量满足,死了,就没有必要再劳烦后人,。或许有人说,我才是真正不孝子,但我不习惯看别人脸色,更易洒洒脱脱过一生———清明节而感

清明节有感作文5

  又是清明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那只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今天我们的中华民族,仍然到了最危险地时候,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正确认识当前的实际困难,团结起来,继续进行社会主建设新的长征,用我们的行动、责任、爱心,为我们的祖国交上一份答卷,让英雄的精神永远化作我们学习的力量,工作的力量,建设的力量,让我们的祖国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助推器。

  爷爷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爷爷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车颠簸着行驶,回头一看,烈士墓已渐渐远去,但它的影子已在我的心里沉积下来,令我无法忘怀。

  大人眼中的清明,该是一个“沉重”的节日吧。而孩子却拥有“放纵”自己的权利,甚至淘气,甚至捣蛋。随着年龄的增长,“清明”于我而言,是否也将变为一个“沉重”的节日呢?

  您还好吗?您在天上过得还快乐吗?您听见我们的呼唤了吗?您……您可否在梦中陪陪我?让我也体会一下,有爷爷,是什么滋味……好吗?

  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写不下去了。

清明节有感作文6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儿时背的诗,每到清明节.总会重温此诗.你会问有何感想?谈感想不敢当.瞎说说自己心里话.倒有几句,中国人习俗,清明节前.上坟.祭拜祖宗以故老人 .

  现代人物资条件丰富了.上坟祭拜 花样多,出手也阔绰了 ,泥巴堆堆,越堆越高,越堆越大,更整得亮膛,贴上磁砖,立一块玉石碑文,这才是真正的光了宗,耀了祖。后人跟着脸上也贴了金,这种我不持任何评议,祖宗吗?尊重一点,居住好一点,铺张一点,后人有这个实力应该的。孝敬祖宗是人人称颂的美德,所以,我们一直传承发扬光大。说起来大篇大篇的大道理,克己服理,人义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简直又是一个人,称得上十足的双面人,为一丁点小事,哭天嚎地,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仿佛天底下的人都是坏人,唯有剩他一人是好人,大叫冤屈。

  我这 样说,好人更伤心,更不高兴了,高不高兴我也要说,但我也没点名道姓,你又何比犯夹疑,硬要屎盘子往自己头上扣呢?你要扣,我也没办法,人不要自己作贱自己,你做你的,我瞎说我的,井水不犯河,身正不怕影子歪。

  我自己在想,我死了,把我洒在大海,我可以飘洋过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制度,不同肤色的人,不同的生活饮食习惯,风土人情 ,活着用水泥钢筋把自己圈起来,过得就比较辛苦了,为什么死了还要那多烂规矩呢?不守成规的思想,爱想当然,但世俗的眼光会杀死你,涎沫会淹死你,只得假老实,假正经,在世人面前是个乖孩子,大好人。死了,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到外边去溜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守着一堆泥巴,虫虫蚂蚁又多,多遭罪,还让儿女破费,儿女不破费,又显太寒碜,没面子,这个面子是丢不起的,这叫“死”要面子“活”人受罪。

  我的理解是,活着的时候,老人需要什么尽量满足,死了,就没有必要再劳烦后人,。或许有人说,我才是真正不孝子,但我不习惯看别人脸色,更易洒洒脱脱过一生

清明节有感作文7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与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人们忙于或植树造林,美化家园;或浸种耕田,育秧培苗;或换季生产,重塑商机。

  清明节前后扫墓的习俗由来已久。近年来,南京人扫墓似乎提前了行动,不到清明日,扫墓之人已争先恐后,络绎不绝,拥挤不堪,马路上也经常会堵车,无端浪费了光阴。在我看来,扫墓是人之常情,在风与日丽、阳光明媚的日子,去祭祀已故的长辈,清扫一下坟地,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未尝不可。

  但是,许多人扫墓不免落入俗套。焚香、点烛、烧纸、上供,弄得墓地一片狼藉,不仅污染了环境,妨碍了别人的生活;又易引发火灾,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应该设法予以避免(据报纸报道,每年都因扫墓而引发多起火灾)。从文明的角度而言,清扫一下墓地,整理一下环境,献一束鲜花,足可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与崇敬。

  人虽逝去,但亲人之间的感情,是难以忘怀的。活的人去给逝去的长辈扫墓,则是一种礼仪,故扫墓也是表达一种情感。纵观历史,许多三代以上的祖坟,除了轩辕、炎帝、大禹与部分名人之外,很少有人问津。外戚之坟,更不必说了。可见扫墓这种关系,大致上只能维持三代到四代,其远代祖宗,就无人顾问了。其坟也成了荒山野墓。

  逝后修坟墓,占土地,与子孙争地盘,实属不当。有人问,火葬之后如何办?是不是再搞墓穴,作为长眠之地。若如这样下去,再过百年,墓穴遍地,泛滥成灾,令人担忧。现在已经有人提倡大海(水)长眠、树根长眠,即将骨灰洒入江海,或埋在树下,既卫生干净,又使逝者回归大自然,实属明智之举。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一种责任。但这种行动重在让他们在有生之年享受天伦之乐,感受亲情的温暖,度过舒心的晚年。如果生前不孝,让父母操心、忧心,找各种事由,责难父母,而在其死后,又建墓,又祭扫,逝者如何感觉到!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

清明节有感作文8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椎,想到我们家乡的先辈司马公,4月4日下午,我校全体师生到司马温公祠,进行踏青、扫墓活动,表达了我们对一代名相、史学泰斗生世过往的深情诉说和无尽追忆。

  清明节那天下午,我们穿着整洁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高举少先队队旗,迈着矫健的步伐,奔向司马温公祠。我们的队伍像一条长龙,盘旋在峨嵋岭上,半个小时的行进,终于到达了司马温公祠。

  踏进大门,首先,看到石板路两边是司马光的许多故事,如;“圆木警枕”司马公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他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可见,他读书是多么的刻苦呀!还有“典地葬妻”的清正廉洁的故事等。

  沿着石板路向南,进入祠堂,十分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座镶嵌于壁间的`极不寻常的《杏花碑》,看到的这四块断碑,它们就是苏轼题写的杏花碑。提起这座《杏花碑》,还有一段凄楚而动人的故事。

  一天,新任夏县县令王庭直探幽访胜,慕名前来拜谒司马温公祠,见废墟处长出一棵杏花树,高有丈余,树干如伞,枝繁叶茂,实为奇观。联想前事,他决定找人先挖掉这棵杏花树,看看下面究竟有些什么东西,果然在深土之中挖出四块断碑,一看正是多年失落的忠清粹德碑,但碑文字迹已模糊不清了。后来人们为了永远纪念这段不寻常的来历,便给此碑取了个雅名叫“杏花碑”,一直流传至今。

  在返回学校的路上,我想了许多,司马光生前为政刚直无私,为国竭尽赤诚,从小刻苦努力学习,以“勤俭”为美德。我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乐于助人,在学校认真学习,主动帮助后进生。勤劳勇敢,在家里帮助家长干家务。这些都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美好!更重要的是还得有一颗感恩的心。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辈的传统美德,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清明节有感作文9

  今天是清明节,为了拜祭祖先,我 们来到了墓前扫墓,。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扫墓吗?这是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演习而来的。

  古代的时候,人们就认为,清明节即起始于节气。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故有“三月节”之称。后来,《岁时百问》一书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显而易见,清明节是因它所处的时令,在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来,皇帝为了纪念 忠臣介子,把这天叫做寒食节。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

  清明节我家也不例外,扫墓和拜祭祖先是今天很重要的任务,一大早,在外公 外婆 的号召下,我们向县城的东南方向 进发,我骑着自行车,飞快的到达目的地,锁好车后,我们开始上山,大概由于刚下过雨,再加上山路是土铺成的,所以格外湿滑,十分难走,一路上我的名牌运动鞋可遭殃了,被搞的"全身上下"都是泥土,但是,山上的景色 还是不错的,放眼望去,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群山,还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和清脆的鸟叫声……

  经过了一段艰难的路途,我们来到了外公家的.祖墓前,只见墓前有杂草丛生,不是去年刚刚清理过了吗?此时,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句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的生命 力那么强,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个大墓都遮蔽起来了,看来割草的任务很艰巨,于是我拿出镰刀去割草。我拿起镰刀,就往野草用力的砍去,可是野草不但没有被砍掉,反而我的手还被割出血来。爸爸 看到这情景急忙过来教我割草,爸爸对我说:"割草先得把草搂紧,然后用力把草往下压,然后再用镰刀用力割,这样才能把草割掉。于是,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 去做,果然许多草都被我割掉了。在我和爸爸等人的努力 下,终

  于把草割光了。我还帮助 妈妈 扫地,我们打扫了地,恭恭敬敬的摆上鲜花,然后打道回府。

  今天清明节,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 ,学到了知识,用自己 的劳动 ,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义的。大家想必也去扫墓了吧?不妨把你们的扫墓过程也告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