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作文

时间:2022-02-21 16:04:05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读论语有感作文集锦六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论语有感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论语有感作文集锦六篇

读论语有感作文 篇1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片酬,后来就成了《论语》。中国历史上从汉武帝开始,尊儒学为统治思想,《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它的推崇。

  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像一座大雪山,只有那些专业人士才能攀上去,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论语》更像一碗热腾腾的鸡汤,喝下去后让心灵得到一次洗涤,不,应该用一次升华。孔子的《论语》很少由长篇大论,每一则都很简练。因为无言也是一种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这句短语就是最好的叙述。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一路跌跌撞撞,一身伤痕闯过来的。全世界都惊叹于我们,因为我们的一种信念,孔夫子就是一个很叫信念的人。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明信子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比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先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是啊!兵、食物都是护生的,人都有一死,还不如信念重要了。对待生活,孔子最爱颜回,他曾夸奖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论语》像一位智慧老人,给我指引人生。在处世方面,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优何惧。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交友需要谨慎。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子曰:“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让我明白志向重要。

读论语有感作文 篇2

  中华文化一直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存在,历史风尘不断地洗涤和冲刷,但那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那世代传承的表达,仍然矢志不渝地坚持流传,我相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华文化有一种人性的支撑——中华美德。说孝,自有“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论语别裁》的作者南怀瑾先生也忍不住要问一句:“孝道是怎样一个东西?”它是中华美德的根本,一个人如果连父母也不爱,我们还奢望他去爱别人?说师,自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都说尊师重道尊师重道,又怎能让它仅仅成为一个口号?

  尊师重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想每一个在我们生命中走过的老师,我时常会想,如果没有他们,如今的我们会长成怎样的人?老师的`恩情,不只是教师节的一张贺卡就能作为感恩的体现,老师有那么多的学生,我只是那茫茫人海中的一个,可是师恩如山,无论对于我,还是对于那茫茫众生,老师,总是左右我们人生轨迹,领你走向更为成功的终点的那个始终无怨无悔的人,所以尊师重道,应是在中华美德熏陶下的一种本能。说义,自有赵氏孤儿的震人心魄,也有东汉末年桃园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感人至深。中华儿女骨子里都有一种义薄云天的豪气。孔子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灾难中,我们看到的一次又一次义气儿女的冒险救人,深海,火房……他们不是不怕危险,他们不是不珍惜生命,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舍生取义,那是刻在他们骨血里的“义”让他们选择了比生更华美更动人的死亡。说利,自有泰伯“弃天下如敝履,薄帝王将相而不为”的那份超脱……说韧,自有谢婉“永初十年冬,周帝崩,朝野翻覆,诸王皆谋自立。时有乱军夜袭,见婉披发执枪于城上,肝胆俱裂,乃退。”的这份坚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成了亘古千年的不可磨灭的存在,它随着长江黄河奔流不息,随着喜马拉雅山逼视太阳的光芒,最重要的是,它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血液里跳动的神话,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读论语有感作文 篇3

  伫立水边,凝望悠悠流水,我不禁心绪飞扬,遐想万千……

  水是时间吧?时间无情,正如流水之无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感慨中有多少“时不我待”的无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无论是谁——圣人或凡人,英雄或平民,都阻止不了时间的脚步,脱不了黑发变白首最终化为一抔黄土的“宿命”。时间无限而生命有涯,于是有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感悟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戒。

  水是德吧?德之高下,正如水之深浅。

  “深水不响,响水不深。”欢呼叫嚣的必是浅溪,低吼沉吟的才是江海。“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德高之人甘于平淡,耐得住寂寞。追名逐利、吵新闻爆丑闻的必是寡德浅薄之辈。一块石头就能让小溪开一朵炫耀之花,一座大山也改变不了江海的沉稳。小人为自己唱赞歌,君子让别人去评说。

  水是心灵吧?心灵之明晦,正如水之清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的澄澈来自于活水不断的水源,心灵的澄明来自于善于纳新的心胸。水之澄澈能映出天光云影,心灵之澄明能包容世间万象。

  水就是人吧?

  水结而为冰,冰是人棱角鲜明的性格;冰融而为水,水是人或激扬澎湃或缠缠绵绵的情感;水化而为气,气是什么呢?气是陶渊明篱下长开不败的菊花,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忧天下,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抱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是充沛于天地之间,亘贯于历史古今的浩然正气,是多少人穷其一生追求的人生真谛。

读论语有感作文 篇4

  《论语》这本书汇聚了春秋时期的大儒学家孔子云游四海、辅佐君王、教育弟子时曾经说过的话,读《论语》有感作文400字。聚集了孔子毕生的心血,处处展现了儒家“仁”的思想结晶。

  此书总共有十三篇。自古以来都是用于教学和治理国家的。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它的作用是如此之大呀!

  读完此书后,我印象最深、感觉也是最有用的一句话是“三思而后行,行而再思也”。在如今的法治社会里,做任何事不仅要有实力,最关键是要有智慧的,在任何情况下,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再三思考,做到沉着冷静,不能鲁莽,这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读后感《读《论语》有感作文400字》。同样,我们在学习中,每件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开动我们的脑筋、丰富我们的知识;在平时考试中,每一道题解答前一定要审清题目的.意思,经过全面的思考后再下笔解答,力争做到做一题对一题,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功”,省去了做完考卷后再重新思考重新答题的时间。

  可见,孔子的知识渊博,《论语》的博大精深,他所宣扬的儒家思想,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读论语有感作文 篇5

  贯穿整本论语的,就是这个“仁”字。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庶民都应该拥有一颗仁爱、感恩的心,这样社会才会和谐,天下才能安定。几千年前孔子所奔走呼号,却为君王所摒弃的思想,在今天却显得犹为重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人们的心灵似乎已经被急功近利的心所取代,这时候,让绷紧的神经放松下来,打开《论语》,洗去心里的浮华与尘埃,亦是一件快事。

  于丹对于《论语》中的“仁”是这样解读的:所谓仁爱,可以拆分成5点,即恭、宽、信、敏、惠,而今天人要在这几个字中再加上一个安,即“爱”。子曰:“已所不欲,匆施于人”。这正是出于对他人的'博爱;“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爱人”在《论语》中已经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

  然而提到爱,就不能不提孝,孝在《论语》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作为一种爱的回馈,作为一种感恩的手段,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父母在,不远游”虽然看似平淡,却饱含对父母的关爱。那么如何才能行孝呢?孔子也给出了定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即: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父亲的教诲长期不改变,那么他可以算是尽孝了。看来,孔子认为,所谓尽孝心并不是只提供丰厚的物质。

  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事的人,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孝。“事父母要竭其力”,给许多还有追求功名利禄,被快节奏的生活的困的人敲响了警钟。《论语》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作为孝悌道德,礼义廉耻的最高准则,在纪录了一个时代的同时,也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或许在那个战争连年,动荡不安的封建社会,君王所需要的仅仅是权力、是军队、是阿谀奉承、是生灵涂炭,而不是孔子、不是《论语》所宣扬的感恩,仁爱之心不仅适用于个人,更为整个国家与民族所汲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伟大蓝图的基础。

  正如《论语》所宣传的那样,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冷漠,当人人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那么社会就会安定,国家就会富强,人民就会幸福。《论语》所蕴含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这是一本无穷无尽的人生之书。阅读《论语》,你可以寻找内心的宁静,你可以认识爱的意义,你可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笑对人生。

读论语有感作文 篇6

  我喜欢《论语》,论语里面记录着咱们的老祖宗孔子说的一些话,孔子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学家,他的一生出了《春秋》、《论语》等著作,每一篇都是博大精深。

  寒假中,老师布置我们要背诵论语,我读到这么一段:子游问孝,子曰:&ldqu;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rdqu;这句话,我&ldqu;推敲斟酌&rdqu;了很久,才知道意思是:今天的孝者认为养父母就是给他们一点吃的,他们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买什么,能养活父母。(其实)连狗马等牲畜都能得到饲养。假如对父母不敬的.话,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rdqu;我感慨万分:

  孔子说的太对了,这句话说出了孝道,我寒假听到一则新闻,一位独处的80岁老人有5个子女,但是直到老人在家中去世1个多星期后,在同一座城市的子女们才在警方的通知下赶到老人的家里,为老人办理后事。听了以后我很气愤,父母是我们的长辈,把子女一把屎一把尿地养大成人,呕心沥血付出了一切,到头来,这位老人却得到了这个结果,不能不说这些儿女真的是大逆不道啊!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觉得我要从现在做起,听爸爸他*的话,长大以后要多陪陪父母,好好地孝顺父母。

【读论语有感作文】相关文章:

读论语有感04-15

读论语有感作文(精选15篇)04-17

读论语有感作文(精选23篇)11-01

读论语有感作文(通用43篇)07-01

实用的读论语有感作文(精选25篇)12-02

读论语有感作文(通用20篇)12-14

【精选】读论语有感作文(通用57篇)06-17

读论语有感作文(通用25篇)04-16

读论语有感15篇04-19

读论语译注有感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