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高中作文

时间:2021-03-01 15:39:42 高中作文 我要投稿

京剧的高中作文

  内容简介:亲爱的朋友:你好!我的先师孔子曾经说过:有朋出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很高兴你们能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更... 如果觉得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京剧的高中作文

  以下是由作文网小编推荐的《京剧的高中作文》,欢迎大家阅读交流!

  第一篇:诗意的京剧与美食

  亲爱的朋友:

  你好!我的先师孔子曾经说过:有朋出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很高兴你们能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更让我感到荣幸的是能在这里向你介绍我的祖国中国。

  我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在我们的吃喝玩乐中,承载着悠闲浪漫的诗意生活,以及博大精深的民族文明。

  首先,我很想向你介绍京剧,京剧是我的祖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的国粹。我知道,在你们的民族,也有这样的文化样式,如歌剧,芭蕾舞等,代表着你们特有的文化方式。但在我们的国家,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代表,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发扬了中国戏曲载歌载舞的特点!京剧中的唱腔是最富有诗意,最吸引人的,而我最喜欢的是《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这句唱词怡情怡景,不仅语句优美,还承载着人类所共有的悲欢离合的情感。而类似的唱词,在京剧中比比皆是,真的希望你也能喜欢!

  京剧是我那具有诗意的祖国的戏曲艺术中的瑰宝!

  在你们那,也许华丽的服装是歌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们这,京剧不仅一样有各种各样华美的传统服饰,还具有你们的戏曲所没有的,非常有韵味的“脸谱”。“脸谱”在舞台上,是人们心中的理念与视觉的观感的诗意化统一,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式。中国作家祖慰曾经说过:“脸谱能反映人物的千种情愫,万种心曲。”在我们的京剧中,人们是可以根据脸谱来辨别这个京剧演员所扮演的角色的。

  在我的家乡,如果说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京剧是我们独有韵味的诗意的.娱乐方式,那么,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足以让你真正感知到我们诗意的生活。

  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们许多美食不仅可口,而且还与我们独有的传统节日结合在了一起,每一个节日背后的美食,都有诗意化的美好的寓意。像元宵节吃的汤圆,作为中华美食,它的背后就蕴藏着团团圆圆的寓意!“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是只有在吃完了甜甜圆圆的汤圆之后才能感悟到的。你们吃着汤圆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也许会涌出“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惆怅喔!

  在我们这里,与汤圆一样代表团圆的美食还有月饼!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怀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的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品尝香甜可口的月饼,欣赏那悬于空中的满月;而那些离家的人,会在“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诗句里,望月而忧伤。亲爱的朋友,离家的你们,望着地球上唯一的月亮,是否也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怀想?尝一口月饼吧,再饮一口清茶,我想,“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情愫应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吧!

  亲爱的朋友,能把伤感化成诗歌,吃到嘴里,留在心上的美食,你在其他地方吃到过吗?(请容忍一下我小小的傲娇!)

  也许我孤陋寡闻,你们的家乡也一定有类似的美食,说来听听吧,我也很想品尝!

  很高兴能向你们介绍我们具有诗意的京剧和美食。我也由衷地希望你们能喜欢她们。

  谢谢啦!

  第二篇:悠悠的京剧情

  寻一沓水墨;踏一曲离殇;叹一句愁肠;感京剧之苍凉。

  题记。

  我在出土的陶瓷的敲击中,倾听历史的声音;我在那兵马俑之间,感受恢宏;我在那江南丝绸中,体会那一分不胜淡酒的桃红;我徜徉在书册之间,去感受那中华文化的韵味悠长。

  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也爱那传承已久的民俗文化,可我却爱极了那中华民族的民粹京剧。

  小时候,并不懂得京剧的意涵,只觉得“吚吚呀呀”地唱着很是烦人,只觉它冗长老套,那时只知“轻罗小扇扑流莹”。想来,那时是极厌恶它的。

  不过,虽然我不爱唱,爷爷却十分喜爱,在我听来就像那萦绕在耳边的魔音,我也曾提出抗议,谁知爷爷却充耳不闻。爷爷一直唱,一直唱,唱到红光满面,汗流浃背,爷爷也不累,每日坚持。京剧,似有魔力一般让人迷醉。

  略大一些后,每日听爷爷唱,竟也有一些喜欢京剧了。我听着,听着,竟像坠入了一场千年的绮梦。我似看见了苏三的罪衣罗裙,似看见了罗成那身皂角白,似看见了那书生的不舍,梦中,我不愿醒来

  今生与京剧似有不解之缘,一次偶然的外地出游,我懵懂间,竟误入了别家的院落,与其说院落,倒更似一练功房。只见刀叉剑棍无所不全,还有凤冠霞珮,那门口处有一青年壮小伙正光着膀子在吊嗓子,那时天已入秋,并不算太热,他却出得一头汗水,雾气腾腾的,旁边一老年人正与他纠正错误。想到:这便是文化、民粹的传承吧!从此以后,我也如爷爷那般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京剧,爱上了它极度的、苍凉的美感。隐隐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心中扎了芽,我好像在坚守着什么。对于生活的挫败,沮丧时,我也不禁想到了那一年的那一个院落,那个老人,那个小伙儿。我似乎有些懂了。

  越品尝京剧,我便是感觉越有韵味,像一个永远也探不到底的潭,有一些深厚的感觉。像碎花布下隐秘的物体,只揭其一角,便已异香扑鼻。京剧有一股恢宏的底蕴。

  我惊喜地推开历史的门扉,去看那京剧的生旦净末丑,小生俊也是那个俊法儿啊!一声“姐姐儿”叫得人心都酥软下去,带一丝香甜。花旦也是那媚法啊!玲珑的步子,娇笑声,流转的眼波间,倒像是女子的集体妩媚。净丑,也是那个黑脸哟,也是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末角,尖嘴猴腮的模样,让人恨的牙痒,丑角,那滑稽的动作,倒也是常把人逗乐。京剧,那味道,让人迷醉。

  热爱京剧,不是说说而已,在我心中,它早已有一份缅怀。我热爱京剧,爱它的苍凉悠远,爱它小生俊朗,爱它的旦角莲步轻移,爱它的净角刚正勇敢。

  今后,不离、不弃、便是我对京剧的悠悠情谊。

  今生,我愿以梦为马,去那历史长河,寻找京剧的美感、苍凉!

  第三篇:我与京剧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热闹,总是跟着长辈到处跑。有一次吃晚饭时,外公问我:“要不要跟我们去看京剧啊?”我高兴地直点头,扒了两口饭就再也不肯吃,催促着家人赶快吃完。

  然而,当我兴高采烈地坐在戏剧院里不停地往舞台张望时,第一个出场的演员就把我吓了一跳!瞧他那张满是色彩与花纹的大花脸,在年幼的我眼里俨然是一个怪物!我惊得“哇”一声,哭了。

  从那以后,有好多年我都对京剧避而远之,也不懂外公外婆为何如此痴迷于京剧,更不理解一群人化着怪异的妆,穿着奇装异服在戏台上咿咿呀呀地说唱为何能成为国粹。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我可以接受京剧中的脸谱了。

  让我真正对京剧有新一番认识,是在初三暑假的一个下午。外公外婆守在电视机前看京剧,我闲得无聊,也只好坐在一旁观看。当时播放的是经典曲目《洛神赋》,甄夫人与曹植互相欣赏互相爱慕,却错嫁给曹丕,最终还惨遭他人陷害枉死于深宫中。原先只想着打发时间的我不知不觉越看越入迷,当看到曹植在河边见到已为洛神的甄夫人后神魂失守的模样,更是让我感慨不已。一剧终了,忽然发现那奇怪的妆容也并没有那么让我难以接受。

  这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去了解京剧。

  原来,在人的脸上涂某种颜色是用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有助于观众了解剧情。而脸谱的起源更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在表演方面,更是要求演员做到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更是要声情并茂、悠扬婉转。

  了解至此,我不禁要为这“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表演鼓掌称好。

  京剧,它并不只是简单的说唱,它的每一句台词都充满感情,推动情节发展;京剧,它并不只是一种表演,它还蕴含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这样一种视觉、听觉、灵魂上的盛宴,足以称得上“国粹”这一称号!

  “一腔京剧如花艳,欣赏栽培方保险。国粹毋忧兴与否,戏迷增减定坤乾。”我爱京剧,爱它的亦实亦虚,爱它的被文化酝酿后发出的阵阵醇香。

  第四篇:描写京剧的

  说起文化,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重大作用。

  不论在故宫畅音阁的大戏台,抑或是江南水乡的“草台”上,还是在如今个歌剧院里,一些人家的院子里,都有着戏曲的音调,有着浓厚的民族风味。

  在古代,京剧表演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而新文化后,京剧推出了一大批现代题材的优秀曲目,也就是所说的现代戏。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迅速演变,戏曲又创编了新的唱腔,新的音乐,使戏曲艺术有了新突破。

  京剧的角色“生”“旦”“净”“末”“丑”又有四大派别。最有名的就属梅派,梅兰芳的戏曲艺术的喜爱,老一辈就会多一点,也许是他们从小听着一种民族的热爱之心吧!就说我的姥姥吧,她有一个收音机,走哪儿带儿,她总听不腻还跟着唱。我总会调皮的给她关上,总少不了挨骂。也许是我听惯了满满的,我也逐渐对戏曲产生了兴趣。一有空闲时间我们两就对唱,虽然我不是太会,但姥姥都不在意,她却很会唱,进而我对这门艺术有了喜爱之情,这也就是那爱屋及乌吧,即使京剧的装扮有点夸张,但这恰恰更能突出京剧的独特性。

  京剧,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无限的魅力,一些老外不也喜欢吗?他们专门来中国拜师学艺,虽然他们不懂戏剧含义,但他们认为这是一门能提高艺术修养的艺术,依然学得很好。

  是的,在北京,京剧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在电视上也能看到,是北京的特色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丢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大都流行席卷全国,特别是近一代年轻人对京剧有极大爱好的非常少,对这种传统文化根本没有用心去体会,去领悟。京剧的追求与众不同,每个动作,每句词要高雅、完美,都要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达到京剧的最高境界,才能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境界,才能体现出一种真正的高雅艺术。

  所以,我们要对文化精髓不离不弃,要对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下去,让所有人都能知道,我国有一种艺术之最,让世界都知道中国国粹京剧,它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

  第五篇:观京剧《朱砂痣》有感

  陪奶奶看京剧节目的时候,有一出京剧叫《朱砂痣》。

  乍一听戏名,我想起了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那段关于朱砂痣的描写: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只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我当时还有些纳闷,京剧是国粹,很多戏剧都是很久远的古代流传下来的,而张爱玲的小说才是近代的,这戏剧应该不是和她写的朱砂痣有关的吧。

  果然,戏剧一开展,我就发现我想的太远了。

  戏剧中的朱砂痣,讲的是一个姓韩的太守,告老返乡后,因着是孤家寡人,所以让媒婆帮说一门亲事,再讨个妻子,生个孩子延续香火。

  可媒婆竟是帮他找了一家有夫之妇的人家,那位年轻妇人的丈夫外出做生意,回家后便生病了,因为看病花光了积蓄,丈夫的病也不见,媒婆竟找年经妇人的丈夫给他的妻子说媒,说卖了钱也可以给他看病,而且如果他的病治不好,他的妻子的后半生也有了着落。

  这一段的剧情,怎么看着,都有点儿觉得媒婆不道德。

  后来妇人嫁给太守,洞房花烛夜时,太守问了年轻妇人的家境,听闻她是卖身为夫治病。心存仁厚的太守竟是烧了婚书,不仅让妇人回家去与丈夫团聚,不收回聘礼钱,还额外地送了年轻妇人一百两银子给夫君治病。

  好人总归是有好报的,年轻的妇人的夫妻有了银子治好了病,上太守家登门致谢。知道太守没有子嗣,年轻妇人的丈夫决定帮太守买一个孩子。

  做为一个走南闯北的生意人,年轻女人的丈夫很快就为太守买回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

  在小男孩与太守相见后,几经询问,太守竟意外地发现,这个买回的儿子竟是自己失散多年的新生儿子,两人不仅相貌形似,而且小男孩的脚心有一颗朱砂痣,正是太守当年记忆中的自己儿子的脚心的胎记。

  太守为人正直,不夺人所爱,仗义施财,他的好心,终是得到了好报。

  最后:关于《京剧的高中作文》的内容小编就推荐到这里,欢迎同学们持续关注作文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