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读后感

时间:2023-08-09 13:33:08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名著读后感(通用12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著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著读后感(通用12篇)

  名著读后感 篇1

  此次阅读余华中短篇小说《活着》,我发现自己深陷其中。

  开头福贵父亲的死,并未在我心里激起太大的波澜。我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他们生活的巨大转折。造成这件事情的因由,还不是福贵无节制的嫖赌?福贵造的因,也得让他尝尝后果。但让我惊讶的是,福贵即使走回正道,生活也并没一帆风顺。他本是去给母亲请医生,却被抓充军而错过医治母亲病情的机会。儿子有庆去献血,却被活生生的抽死。本以为到这里苦难该结束了,但没想到紧接着是凤霞与家珍的死亡。到了最后,甚至福贵的女婿、外孙,都丧失了性命。亲人一个又一个的离去,使福贵不得已得一次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福贵遭受到的沉重的打击,也让我打心底难受。尤其是读到福贵埋怨自己老糊涂了喂了外孙那么多豆子时,我再也忍不住内心的伤痛,鼻子一酸,泪水盈满眼眶。

  阅读到这里,我终于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仿佛是我办了这件错事,仿佛是我自己经历了那么多的悲欢离合。我不禁埋怨起命运的.不公。为什么血型对号的非得徐有庆?为什么福贵恰巧被抓过去充壮丁?凭什么苦根会被豆子撑死……难道是因为这些人注定命苦?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作者要把福贵的生活写得如此悲惨。难道,在那个时代活着的普通百姓,注定要像福贵一样,无力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坎坷?我又一次翻开书本寻找细节,想一探究竟。这一次,我看到了自己忽略掉的信息。我一直没有注意到,老人福贵,是使用了一种很平淡的语气,去讲述完他的一生。他没有流泪抽噎,没有顾忌左右。这种平静,难道是一种对生活的麻木?百思不得其解,我翻开了作者的自序想去探究。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如梦初醒。

  “活着是属于自己的态度,而不是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原来,福贵的苦命,只是我主观去下的定义。在我的眼里,福贵是一个在残酷环境中幸存下来的人,是一个命运充满坎坷与磨难的人。但在福贵的眼里,他的人生,或许没有我想的这么糟糕。福贵的妻子,贤惠善良。福贵的儿子,机灵活泼。福贵的外孙,懂事孝顺。他的家人们,没有一个不勤劳朴实,热情善良。他的朋友们,没有一个不真心诚意地对待他。福贵之所以深刻地记着却可平静道述这些回忆,是因为有这些人的陪伴。原来即使生活再苦再累,命运再艰难困苦,家人朋友间的温情也会带来幸福,支撑活着的勇气。

  所以,福贵在谈到妻子时,只有惋惜,没有痛不欲生。在谈到他的朋友时,平静又祥和。在谈到外孙的死时,面露悲凉却欣慰。就是为所有的亲人送行,他心里也会比较踏实,在晚年养一头老牛,耕作田间。也许就是像福贵这样。活着必然会经历大大小小的苦难。但是,再多的苦难也终究会化为平平淡淡,再多的苦难也不会阻止我们活着的步伐。

  所以,通过这篇文章我发现,人们不会因为前途未卜而迷茫失望,而是会在一次一次跌倒和爬起中,渐渐把人生中的不幸看淡;人们不会因为坎坷与挫折而停止,而是会在信念一次比一次更加坚定的同时,再次对生活充满信心。然后,人们继续热情地活着,使一切再次变得无比美好。

  名著读后感 篇2

  “你以为,由于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灵魂没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如果上帝赐于我财富和美貌,我必须要叫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目前难以离开你。我目前与你说话,是我的精神与你的精神说话,就像大家两人穿过墓地,大家站在上帝脚跟前,彼此平等——本来就这样!”

  话语中所表现出的自尊自爱让人动容。这句话源于一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简·爱》。它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

  书中的女主人公简·爱的一生,经历了海量苦难与挫折,她的一生仿佛尽是不如意:自幼便失去双亲,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舅父过世后,她饱受舅母一家的欺凌、冷眼。被送进孤儿院后,她依然生活艰苦,朋友海伦的死亡,更是让她遭到精神上的摧残。再到后来,她寻得爱人,幸福的曙光好像显现,但她的爱人罗切斯特的老婆忽然出现,使她的生活又第三坠入谷底。

  困苦的生活好似沼泽,她深陷其中,却从不愿沉沦、放弃。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她一直自尊自爱,坚强独立,纯真善良,勇敢追求我们的幸福。她从不屈服于运势,种种不幸只是带给了她愈加顽强的精神力量,使她不停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人格。她成为千百年来独立女人的经典形象,永垂不朽。

  大家没办法决定大家的出身——那是上天给予的。但“英雄不论来源”。生活,运势却是可以靠坚持、努力、拼搏来改变的。清朝著名史学家万斯同,小时因为贪玩在爸爸的宾客前失了面子,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而在长期的'勤学苦读后,他最后成为了受人尊敬的著名学者。在这个故事中,万斯同依赖努力获得了大家的尊重。简·爱也是这样,她出身低微却不卑微,执着坚毅。坚信每一个人的灵魂都是平等的,并为此不断付出努力。最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是我们的幸福。在坚韧与努力的同时,支撑着人站起来的,还有自尊自爱,这是平等的基础。试问,一个人如果是没廉耻之心,没独立的人格尊严,又有哪个会尊重他;一个人如果是不会自爱,不会洁身自爱,那便没资格,也不会去爱其他人,又怎能奢望得到同样平等的爱与尊重?说到底,大家给的尊重,都是为了褒奖在任何逆境中,仍不看轻我们的灵魂。这种灵魂不只应当获得平等,甚至比那些所谓的贵族愈加高尚。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所身处的年代。当时,女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只不过附属,无需有独立的思想。而简·爱身上表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格,她自尊、自重、自爱,面对魅惑有着好的克制力,对于社会人格有着理性的认知。既是夏洛蒂·勃朗特内心抗争,追求平等的缩影,也是当代所有独立女人的缩影。

  因此,《简·爱》一书给人以难以抗拒的美感,折射出足以震惊心灵的强烈艺术感染力,也因此成为文学史上没办法被超越的经典。

  名著读后感 篇3

  失败、孤独、失望,是人生中不可退避的厄运,不可摆脱的命运,但是同时,也给了人们战胜它们的勇气。

  ——题记

  疼痛对于一条汉子来说,算不上什么。桑提亚哥就这样被鱼拖着……他洗掉了粘在脸上压烂的鱼肉,然后把右手泡在水里……鱼马上要打转了,那才开始真正的较量。老人为自己打气。”

  桑提亚哥——著名作家海明威杰出作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真正的硬汉。他面对困难,毫不退缩,永不言弃。我正是被他的顽强意志所折服,老人的身影久久在我心头萦绕……

  清楚的记得孤独的老渔夫桑提亚哥连续出海48天,一条鱼都没有捕到。然而他从没放弃,最后他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条鱼实在太大,大鱼拖着小船漂流了三天,老渔夫历尽艰难才刺死了大鱼。然而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拖回去的只剩一副光秃秃的大鱼骨架。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除了老人的身影久久的'在我心头萦绕,还有一种莫名的愧疚涌上我的心头。曾记得刚上初中我就开始了住校生活,开始两天新鲜自由,可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抱怨这起早贪黑的日子,只是觉得初中生活太过辛苦:早上天还未亮就得起床,顶着一头乱发,懵懂的洗漱,急匆匆的跑向食堂排队打早餐,稀里哗啦吃完,又马不停蹄的冲向教室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夏天还好,可到了冬天,身上的衣服添了一件又一件,还是觉得冷。

  最要命的是冬日里洗衣服,那冻红的双手长满了冻疮,捂在被子里,睡到半夜,又疼又痒。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想念家中热腾腾的饭菜,暖烘烘的炉火,还有那台轰轰作响的旧洗衣机。于是我烦躁抱怨;我向妈妈哭诉;我还曾有过逃离这种生活的想法!初中的生活是无趣的,是烦躁的,是充满痛苦的,这种意识开始在我的心底扎根。

  然而,现在我的想法改变了,《老人与海》让我认识了桑提亚哥,让我觉得十分羞愧。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没有任何人的帮助,老人勇敢的与大马林鱼搏斗,用坚定的信念支撑着自己。他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的震撼:我所遭遇的这点痛算什么呢!而我成天抱怨有用吗?我暗下决心,向桑提亚哥老人学习,学习他那不畏困难,勇于迎接挑战的决心和信心。松下幸之助说得好:“在荆棘的道路里,惟有信念和忍耐才能开辟出康庄大道!”我想,即使在求学的道路上充满荆棘,我们也要像桑提亚哥一样勇敢地迈过前方的障碍,开辟属于我们的康庄大道。

  我想正是生活中遭遇的这些困难才更磨炼我们的意志,我相信我会在这些历练中变得独立、勇敢、成熟。桑提亚哥一位老人尚且自信乐观,永不言弃,还青春活力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呢?面对困难永不言弃,让美好的未来因我们而精彩吧!

  名著读后感 篇4

  最近我有幸地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读罢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陶行知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显示功能,又关住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他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中国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我也为之折服。

  在读到《教学合一》这节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要合一的观点,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新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简而言之,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我仔细阅读,细细品味,联系我的教学,我感觉陶公所提出的“教学合一”的观点很有道理。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课堂设计应适合本班学情,根据学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那么这样学生就会乐学了。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确实还需要不断的学习,用丰厚的知识去充实自己,不是有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吗?”

  《学生的精神》中提到三点:

  (一)学生求学必须具有科学的精神;

  (二)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

  (三)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我想说说我自己的感受。现在的学生正如陶公所说容易“自满”,自己刚刚对这个知识点有一定的领悟,就沾沾自喜,但真正实践做题时,却无从下手。学生对学习缺少一定的目标,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学校来接受教育是为了什么。每当找学生谈话时,我便会问“你准备读完干什么?”学生的回答:“不知道。”他们从来很少会想过我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会是什么样?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不想下功夫,更不愿意吃苦,对于周围的环境学生很少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把更多的原因归纳在外界的环境上。例如,学生作业未完成,当问其原因时,学生回答无非这几种“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交作业?”“我不会做。”“我不知道做哪道题?”“我忘记交作业啦!”“课代表交作业时没告诉我!”诸如此类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人无可奈何,更多的时候我在问自己:“我们的学生到底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变成这样?”

  回首这些年的教学,我在不断的告诉自己:你一定要学会去转变角色了,你现在已经是一名教师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著》中师范生的第一变——孙悟空,也是这样告诉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培养出来许多好学生。可是为什么是变成孙悟空呢?陶行知先生说孙悟空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他是抱着一种目的去拜师的,这无形中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名著读后感 篇5

  世界教育名著《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一本风靡欧美的家庭教育“圣经”。书中斯宾塞先生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许多有趣的小事例,向我们证明教育是一件快乐的事。生动而具体地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仁慈而睿智的父亲、一位伟大的英国思想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仔细地叙述了小斯宾塞的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历程。这些都对我们教育者给孩子的教育起着指导作用。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思想就像一块宝石,经过岁月和时光的打磨后,更加光彩夺目,它因为揭示了教育的规律和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而使无数的.孩子和家庭受益。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教育学家和科学家们把斯宾塞尊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现代的亚里士多德”,说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他的教育思想值得每一位父母和老师聆听”。著名教育家杜威也称赞他为“教育史上的一座纪念碑”。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一定对我们今天的父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父母进行专门的教育”!这是一个世纪以前这个欧洲富有智慧的哲人对后人的忠告。让我们记住他的教诲吧。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是一本对世界上许多家庭和学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著作,作者斯宾塞博士客观地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快乐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为父母探索教育孩子的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在这本书里,斯宾塞博士告诉父母: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最好,父母要遵循孩子心智成长的自然规律,诱导孩子的兴趣发展,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发挥父爱的积极作用,帮助孩子树立快乐的心态和学习方式。

  其实,每一个家庭都应该读一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它好像一位睿智的良师益友,时刻帮助你在智力上、道德上、意志品质上以最好的方式培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文明地成长。

  我深深地被斯宾塞富于人性的教育思想所震撼,为他奇妙的开创性的教育方法所吸引。真正的有成效的“快乐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我想,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我不时为自己在日常教育中曾经有过的一些过失而惭愧,也为自己偶尔的一些与斯宾塞的方法相同的成功教育方法而高兴。

  对于知识的学习,斯宾塞谈到: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们,日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而那些以愉快的发现获得知识的人们,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许多快意和成功的体验将促使他们终身进行自我教育,这不就是教育的真谛吗?我相信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如我一样,希望自己的课堂成为愉快的课堂,希望自己的学生快乐学习并学有所成,这也将成为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很羡慕斯宾塞先生,因为他说他可以完全按自己快乐教育的方法来教学,而我们却有着种.种束缚。但不管怎样,我期待着能以斯宾塞快乐教育的精髓,努力学习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带着孩子们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名著读后感 篇6

  看书,要看好书,才能取之精华,化为己有作为知识上的补充;看书,要看名书,才能取之精神,化为己有作为动力上的补充;看书,要会看书,才能取其优点,化为己有作为学习的榜样。其中,著名人物海伦凯勒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我感动之至!

  书中主要叙述了作者海伦凯勒的励志人生,从出生到逝去,写得非常清楚、详细。这个曾经脾气暴躁的小女孩六岁开始接受教育,十岁学习说话,因为“聋、哑、盲”,没有人知道她需要克服多少困难。只是,多年以后,她的演讲震惊了世界。她的事迹不知道鼓舞了多少残障人士,甚至在她的面前,许多健康的人都感到万分羞愧。人们常说:“上帝关闭了一扇门,但同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这句话用在海伦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她活了八十七岁,但有八十六年都是通过这扇窗户去感知世界,与外界交流的。然而,又有谁知道她在感知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她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勇气和毅力,在逆境中崛起,挑战生命的极限,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把生命中的许多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海伦她是不幸的,但她同时又是幸运的。恩师莎莉文老师为她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关爱中成长起来的海伦顽强勇敢,她把这份浓浓的爱汇成成百上千倍地回报给了社会:她建起一家家慈善机构,将毕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正是海伦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她的作品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发散出光彩夺目的光芒。她的作品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像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无数人的心田。在海伦的身上,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她顽强不屈、积极向上的乐观品质。

  而我们与海伦相比起来是太幸福了。我们就相当于一个个各种各样、有着不同的.想法、不同外形的花瓶,海伦是不幸的,是有损坏的,而我们是完好无损的。但是,只有凭借自己的力量才会有真正的财富,海伦靠着勇气与毅力成就了自己璀璨的一生。我们呢?常常因为不小心擦破了皮、腿撞青了、作业如此之多呀等而烦恼、抱怨。相对而比,这些算得了什么呢?我们闭上眼睛走路,感受到了胆怯,不敢迈出第一步,有时,你很熟悉这儿,会走的畅通无阻。但是,海伦从小就看不见、听不见,我们耳聪目明,而海伦呢?她听得见吗?听不见。她的一生只有十几个月有美好的时光可以看到、听到,会知道并熟悉不同的地点与不同的路吗?不知道。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对海伦来说,短短的三天光明是多么遥远、多么奢侈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畅通无阻的。例如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因此,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几国语言,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海伦的一生,是在黑暗中度过的,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她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命运的勇气!而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呢?何不珍惜眼前,利用自己仅有的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呢?

  名著读后感 篇7

  书是流消的血液,书是灵动的生命,书是无尽的源泉。在书中行走,我感到的是智慧,是幸福,是释放,是温馨的宁静,是激烈的舞动……

  许多人都读过书,都说:书能让人增长智慧。对此,我的回答是:“是的,书可以告诉你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每当你读完一本书时,就像挖掘出了一片财富;书就像你最忠诚的朋友,每天它都默默无闻的陪伴着你,给予你知识,给予你快乐,,更重要的是,它能带给你智慧和生活中的启示。”

  我曾看过《莎士比亚》、《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傲慢与偏见》等,凡是只要是有趣的书我都非常乐意去阅读。有人说“没读过三国的,不是男人;没读过红楼的,不是女人”。但在我认为红楼不是还不是我能读懂的,在我眼里红楼梦,是枯燥的,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耐人寻味的。我觉得就算是大学生也不一定会读懂呢!我的梦想是能出口成章,在没有注解的情况下也能读懂文言文。读书能锤炼自己的语言技巧,提高语言的感召力、说服力、鼓动力,拓宽自己的语言内涵,增强语言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师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再现语言趣味性、灵活性、厚重性。当我们掌握了巧妙的语言技巧,打开了自己的视野后,可以品味出每一本书的真谛。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能被记录和流传下来无疑是很不朽的功绩。像我们这样过着自己简单朴素生活的人,有机会接近了解高尚的灵魂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当寂寞又不想说话时我习惯拥有一本人物传记。虔诚地去倾听,以一颗谦虚的心,因为有很多经历值得慢慢想象体会和学习。在《名人传》中我可以仔细聆罗曼.罗兰述说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米开朗琪罗,小说家托尔斯泰,虽然各有自己的园地,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与劫难而一味地沉沦,那么就定能冲破肉身的束缚,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的故事。

  海伦.凯勒以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创造了奇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她讲述着向往光明的愿望,她渴望着,她渴望着能有三天的光明,她想在这明亮的三天中看到让她的生命变得有价值的人,想看到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想探索与研究。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艺术世界。

  书中那真挚动人的情感,倾刻间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像花瓣绽放在温暖的春阳中一般。书,充实着,快乐着,振奋着,青春的本色在书香的温润中闪光,炫彩,歌唱。

  名著读后感 篇8

  很早就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来。但是,很可惜,总是没有机会拜读这句话的出处——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前些日子,终于鼓足了勇气,翻开了这本心仪已久的著作。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两大映象。首先就是书中处处可见的比喻,在者就是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正是这两点,让我对此书着迷不已。

  先来说说此文中到处可见的比喻吧。这可是我对这书着迷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真是不知道钱钟书先生脑中还有多多少少这种巧妙的比喻。他总是可以把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而且是那么的贴切。用好水果比喻女孩子的脸,用政治家的大话比喻女人的大眼睛,用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比喻那张,新鲜!也正是这些不失时候的恰当比喻才给了书中这个本为尔虞我诈充斥着的世界一丝光点。这些比喻中有许多的典故,也许只有向钱钟书先生这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文人,才能把典故用的那么得心应手,用的那么生动幽默吧?!

  这人物当然是一本好书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围城》中涉及的人物可谓是“种类繁多”啊,简直是五花八门,什么教授、司机、银行经理、助教等等等等。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满口道德,却又满腹封建半旧遗老的李梅亭;虚伪庸俗,在情场上耍尽手段让众多男子拜倒于她石榴裙下的苏文纨;俗不可奈的胖子“大诗人”曹元朗……正是这各色人物,真实再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空虚和精神上的病态。但在这众多的配角中,主角的个性是最鲜明突出的。此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可是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映象,似乎他的每一次出场都会给我一种新的认识。

  读过此书的人都知道,方鸿渐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为人不求上进,游戏人生,最要不得的就是此人极度虚伪。却从来不向别人炫耀;明明不愿和苏小姐白头偕老,却又扭扭捏捏,屡次给苏小姐希望。似乎每一次的谎言,他都会因为自己良心的谴责而为自己量身订作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而且他总是能够那么成功的将自己骗过来。说谎就是说谎,但又偏偏和良心扯上了关系,真是有点不伦不类的。要不索性就是不要讲良心了,干脆就把那些不光明的事给发扬光大了吧,免的自己弄的两边都着不到边。但也许这就是他玩世态度的表现吧,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被一圈一圈的“围”起来。但是,在这种种的缺点之中,他还是有那么一些可称道的.正直。尽管他是出国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但他对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带来的破害也是直言不讳的。在阴差阳错的演讲之中,他强烈批判了外国侵略者向中国引入梅毒,说这是最不合理的,这样一来,显的他还有那么点让人赞同的地方。

  总之,这写让人不满却又不缺一丝可爱的人物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序言中写到的:在这本书里,我想写中国社会的某一部分,某一些人,写这些人,我也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两足无毛动物的基本根性。

  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正在此吧,这书中的主人公不光是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的缩影,也是现在,甚至是将来,社会中某些知识分子的预见。而书中的社会也正是不论什么年代的人都不愿正视的社会。

  名著读后感 篇9

  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一个人能够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题记

  有一幅意境唯美的画:一条船,一个老人,一片浩瀚的大海。

  一艘穿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的侵蚀却依旧鲜艳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如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永不言败。这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所带给我的震撼。

  《老人与海》描述了古巴老渔夫在连续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一条鱼的情景下,而毅然决定向大海深处航行,钓鱼,并且独自一人。并没有那个小男孩,那双眼睛啊,像大海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小男孩是那样充满活力,那样阳光,那样单纯。小男孩带回了老人的青春,为老人找回了自我。

  一个老人在汪洋大海里航行,老人的坚持让他钓到了一条比渔船还长两尺,一千多磅的大马林鱼。老渔夫在海上与马林鱼搏斗了整整三天三夜。在这三天三夜中老人多少次给自我鼓劲,多少次给自我安慰。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夹杂在大海的咆哮声中,回响在我的耳畔;一句“但愿那孩子在那里”又让人觉得这位老人孤身一人与敌人殊死搏斗,能不算是英勇吗?

  三天,七十二个小时,老人多么顽强的意志,也正是在那份高贵的自信下,老人最终将马林鱼杀死。

  而在归途中又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在茫茫大海中,老人把自我的'生命打压了上去与鲨鱼搏斗。尽管马林鱼的鱼肉一次次被鲨鱼带走,但他还是用尽一切反击。无论是鱼叉、小刀,还是短棍、绳索,都足以让老人搏斗一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让我佩服,让我的心震动。

  贝多芬曾说过:“我能够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不错的,人性是强大的,人类本身有自我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向极限挑战,超越它们。

  老人最终空着双手,幸运地“凯旋”——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可是老人却是真正的胜利者。他对于整个大海而言是微乎其微的,渺小的,但对于整个人性来说却是伟大的。老人打赢了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他打败的不仅仅是那条大马林鱼,那几条大鲨鱼,而是生命中的坎坷与挫折。这位老人都能以顽强自信的心迎接挑战,我们作为年轻人又能说什么呢?那我们何必因为成绩不梦想而自怨自艾,因为没找到工作而自暴自弃,因为不被人赏识而自甘堕落呢?那我们应给惭愧了。对于这些我们应当勇敢的应对,从这些困难上跨过去!超越极限!尽力而为还不够!

  人的一生无止尽的追求,漫长而又艰难。对于人生的困难,我们应当向老人那样:永不言败!不断挑战。奇迹总会产生,因为上天总是眷顾敢于奋斗的人。无谓的超越,进取的奋斗。

  老人带回了一条又粗又长的白色脊骨,一端有条巨大的尾巴,当东风在港外不断掀起大浪的时候,这尾巴随着潮水起落、摇摆。那个男孩相信老人捕到了大鱼,事实也是如此。在大路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狮子,百兽之王,老人正如那只梦中在海滩上的狮子,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还有孩子帮他带来的青春。老渔夫的最伟大的胜利者。

  合上书,闭上眼,心灵感到轻盈,灵魂有一种升华,脑海里一幅辽阔而又壮美的画面,天地间仅有一条船,一个老人,一片浩瀚的大海……

  名著读后感 篇10

  世界上有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爱。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因为有了爱世界才会更完美。而父母对我们的爱尤为重要。

  《傅雷家书》是我最为欣赏的一本书。傅雷写给儿子的不仅仅是家书,而是一个个人生哲理。他对傅聪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傅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懂得了爱,以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这使我十分的感动。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叫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进取的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并且他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当孩子对父母的依靠性太大或者父母对孩子溺爱时都会产生一种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仅有想傅雷那样进取与孩子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才能成为一名理智父母。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必须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的点点滴滴的把自我明白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书中的一段话。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强烈的父爱。这种爱使人震撼,使我对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对儿子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用音乐译注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胀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精力,在对祖国社会人类尽自我的职责。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我,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抓紧时间”,“最是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我的意识和性情”。我觉得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说道那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可是他们给我的爱却并不比傅雷给傅聪的爱要少,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研究,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来,可是,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父爱如山,雄伟壮观,母爱如水,柔情万里。我们应当理解父母并加强自身素质,逐步与父母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理解你,做一个称职的孩子。

  书中时时给人深刻的教诲,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不仅仅如此,从书中我还感到家长的用心良苦和他们给予我们的崇高的爱,正如傅雷在书中对儿子说:“孩子,我从里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必你从我这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对人生多增了几分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所以《傅雷家书》拉近了父母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亲情溢于言表,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名著读后感 篇11

  这句话也是许多艺术门类的高妙的境界。

  拿围棋来说吧:初学围棋,一定要学定式,要背、要记各种变化,但围棋手无不向往“行云流水”的境界,可是,新手却只能老老实实地用定式来应对种种变化。

  但一个新手渐渐成了高手的时候,他可能有一天就开始自创新招了,开始不走定式了,可能一开局就往天元随手下一子呢。对于对手的招式,他不会背定式去应对了,他会分析这棋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决定下在什么地方。这时,他会觉得棋怎么下都可以,于是很可能走出许多定式上所没有的东西,让人大吃一惊。这时他就能体会出行云流水的意境,也能享受从心所欲的快乐。

  但是这个高手继续成长,也许有一天,又到另一境界:下棋时,依旧是从心所欲、见招拆招、行云流水,但是应对的招数,在别人眼里,就是某定式中的招数——而他自己却浑然不觉,早已忘了定式。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再比如,初学琴的人一定要练习种种姿势,种种指法,这令初学者非常痛苦。但是真正的大师在弹琴的时候,会时刻留心指法或姿势之类的`规矩吗?不会的,他只是全身心投入到曲子里,享受音乐的美妙之旅了。但是,从别人的眼睛来看,他的指法不会错,姿势也不会错。这也是“从心所欲不逾”的表现吧。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是孔子在论孝道,关于孝道,在论语里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什么“父母在,不远游了”、什么“三年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了。”

  朋友,你发现没有: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为什么在论语里,只看到关于子孝的讨论,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你看吧,一句你都找不到埃

  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不须要提。尤其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更是爱的深,只是他们很少直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二十四、五岁了。记得再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象其他父母一样,这种操心往往太过份了。我反而觉应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

  所以论语也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须要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你看,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那你可是试试,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

  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检讨一下吧,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关心自己的老父老母。

  名著读后感 篇12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佐治亚州种植园主的女儿郝思嘉,听说心上人卫希礼即将与别人结婚,一气之下嫁给了自己不爱的查理。后来查理参军,不到两个月就在军营里病故了。1864年,北军包围亚特兰大,郝思嘉在白瑞德船长的帮助下逃回老家。可是老家田园荒芜,遭人洗劫,亲人相继病逝。思嘉为了筹到农庄的地产税,不惜勾引妹妹的未婚夫甘扶澜,“嫁”给了300美元。她后来差点被人xx,甘扶澜、卫希礼等人前去报仇,结果差点丢了命,多亏白瑞德相救,但甘扶澜还是被打死了。第三次婚姻,思嘉嫁给了有钱的白瑞德。两人虽过着奢侈无忧的生活,可她仍然忘不了卫希礼。直到女儿出生思嘉都依旧没有忘记卫希礼。女儿死后,爱她的媚兰也因小产死去了。媚兰死去的那一瞬间,思嘉恍然大悟,卫希礼既不爱她,又懦弱无能,无法在社会中生存;而白瑞德才是真正爱她的人,对她百般宠爱,为她不顾自己的生死,甚至为了不让她伤心,救了她的老情人……但此时,白瑞德已离她而去。郝思嘉决心要挽回瑞德,因为此时她依然年轻美丽,更重要的是,她懂得了爱。

  起初我读这本书时,我认为郝思嘉是个敢于追求的女子,后来看到她贪婪虚荣、为了钱不择手段时,我对她的好感荡然无存。当感情与金钱利益冲突时,她毅然选择了金钱,为此甚至把终生幸福当儿戏。但读到她用双手挽回农场,用斤斤计较赚来的钱换来自己与朋友们的生存时,我眼眶湿了。或许她的“不择手段”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都是为了生存。确实如此,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弱女子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大家庭,也保不住祖辈留下来的基业。她为了自己和朋友在社会中生存,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幸福。不过正是因为她认为婚姻是一场交易,所以当真爱来临时,她没有珍惜,只顾追求那只会给她痛苦的卫希礼,只顾得利用白瑞德的爱作为自保和赚钱的工具。当她想要珍惜时,爱已不复存在。郝思嘉用双手和婚姻换来了生存和财富,却丢失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倔强的郝思嘉是美国战后精神的象征。她爱土地,并像土地一样承受苦难,饱含激情……这使我联想到了“爱国”两个字。《飘》中其实蕴含了美国那种自强不息、默默反抗的爱国精神。郝思嘉的爱国精神是“阴柔”的',坚定不屈。而中国的爱国精神则是“阳刚”的,体现的是像黄继光、董存瑞那样的勇于为国牺牲。若是我们既拥有中国的爱国精神,又拥有美国的爱国精神,刚柔结合;在国家和谐的时候,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做社会的包袱;在国家困苦的时候,自强自爱,支持国家;在国家动乱时,试着帮助国家分忧,共同打击恶势力;在国家战乱时,全力打击敌人,做好国家的精神后盾……那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昌盛繁荣、日渐强大!若是人人都如此爱国,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来吧!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成为一个同郝思嘉一类的爱国之人!

【名著读后感】相关文章:

名著读后感10-25

经典名著读后感02-09

名著读后感(精选)08-03

名著《童年》读后感10-14

在人间名著读后感02-16

名著读后感作文03-12

初中名著读后感02-15

名著读后感通用02-24

教育名著读后感02-24

关于名著读后感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