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时间:2022-07-01 01:57:35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

高考作文合集十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作文合集十篇

高考作文 篇1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今年高考作文“N宗最”

  7日中午,部分高考作文题一经公布,即被考场外的“考生”冠上了各种“最”的称号。

  ——“最难懂”:全国卷Ⅰ的“教育和分数”漫画作文。该题中漫画分两格,上面左边小孩A手举得分100分的试卷,脸上有个吻印,右边小孩B手举55分的试卷,脸上有个巴掌印;下面左边小孩A得了98分,脸上有巴掌印,右边小孩B得了61分,脸上有吻印。

  题目一出,不少人表示“不知如何理解”,解读纷呈:有人说,这是A被表扬后成绩下降、B被打了后成绩上升的意思,讲的是教育方式问题;有人说,这是家长对高分考生要求过于苛刻、对低分考生过于放纵,反映的是家长对分数的态度。

  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组副组长李金涛表示,漫画可以有多个视角,可以竖着看,可以横着看,甚至可以斜着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和寓意。

  ——“最具科技感”:浙江卷的“虚拟与现实”。题干中提到,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合肥市的高考学生家长刘斌说:个人觉得浙江的题目出得很好,有时代特色,“浙江好超前”。但也有人提出,这可能对部分考生不公平,“山里孩子该咋写?”

  ——“最思辨”:江苏卷的“话长话短”。题干中称,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虽然有网友认为这一题目很接地气,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感觉材料与题目前后逻辑联系不强,彰显个性和提倡创新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对立也不是包含或递进,“这题目好难做”。

  ——“最接地气”: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题中说,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

  贴近生活紧扣热点 思辨与想象力并重

  专家认为,20xx年高考作文题材丰富,并敢于创新突破,凸显了生活化、思辨性、时代性、发散性等特点,也体现了更加多元化、更具开放性的考核要求。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对于全国卷Ⅰ关于“教育和分数”的漫画材料,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考题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有话可说”。

  ——更加紧扣社会发展,聚焦热点。长期研究高考命题的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赵举宝说,以浙江卷的“虚拟与现实”为例,近年来作为现代科技前沿的虚拟现实曝光度不断增加,逐渐走进百姓生活。

  ——思辨性考题依旧唱主角。赵举宝认为,近年不少高考作文题目或多或少涉及人、事、物之间的思辨关系,又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分析,既关注思维广度,又关注思维深度。

  从事多年高考作文阅评工作的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程丽华认为,总体来看,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提供的材料给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都比较大,需要调动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自选角度对材料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考查学生想象力,万能模块不再“万能”。专家认为,今年北京卷考题“神奇的书签”、山东卷的“备好的行囊”,都在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北京八中一名高二学生说,这种题目让之前大行其道的万能金句和故事不好使了。

  未来作文题将更注重综合能力

  相关专家介绍,从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变化情况来看,今后作文命题将更贴近现实、更注重传统文化、更注重考察综合能力。

  ——“三贴近”将更为突出。程丽华告诉记者,未来作文题目将更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主流思想,更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具有人性内涵的立意。

  ——传统文化将更受重视。专家认为,今年的“老腔”,以及近几年的“老规矩”“忧与爱”等题材,其实都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比重在高考作文中的不断提升。

  ——综合能力趋向更为明显。赵举宝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高考作文话题更具发散性,强化联想和想象,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他看来,未来的学生应从“一心只读圣贤书”转变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拓宽知识面、想象力、思辨能力,才能在各种话题中游刃有余。

  此外,“全国一张卷”正成为改革大趋势。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坦言,和阅读题、知识题等比起来,作文题的设计其实更麻烦,既要创新又要稳妥,要防止雷同、套题,还要考虑到阅卷评分是否有足够的区分度等,高考作文一直试图在客观评价性与人文性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高考作文 篇2

  谨防作文误区

  直通车 写作第06-30讲(技法)

  战术章

  作文要力避平庸——话,要锤炼得流畅精警些;事,要提炼得生动感人些;理,要论说得有理服人些……这些都表现为作文基本环节上的功夫。

  作文基本环节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行文、修改等。

  作文要达到高考考纲中作文“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十项要求,即合乎“基础等级”要求继而迈向“发展等级”的创新台阶,就必须在这些作文的基本环节上下功夫。

  审题篇

  审题就是审察清楚命题者的`意图。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审题的过程就是理解题意的过程,通过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确定文体。

  ①作文命题呈现出话题作文、以材料的某个侧面或角度提炼观点的“题意”(暂名)作文、标题作文三元共存、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这三种题型又都呈现出既有一定的审题限制又提供广阔的写作范围的良好趋势,如有的标题作文的可写范围就与话题作文一样宽泛。

  三大类型的命题难分孰优孰劣,考生都应有所准备。以下分别简述。

高考作文 篇3

  中心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机会和认同。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

  边缘是让人平静的地方,它的质朴和别样让生活其中的人受益良多,甚至还吸引中心的人们探寻它的魅力。只要不沉沦,边缘也可以是中心。

  文一、心系中心,不畏边缘

  无论是抽象还是具体,总有中心边缘之分。中心与边缘这对关系是辩证存在的,在边缘的映衬下,中心显得更加“高大上”,拥有着更多的便利、机会和认同。因此,中心成了大多数人的向往和追逐的目标,在边缘的人们努力奔向着中心。重要的是,不必在乎自己在边缘的处境,心中要坚信会进入中心。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勺子,便成为中心;而绝大多数人只能从边缘眺望中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心。你可以现在在边缘,但绝不能抱怨,如果你想成为中心,就一定要心系中心,渴望到中心,甚至成为中心。“重要的不是你是谁,重要的你想成为谁。”心系中心,哪怕身在边缘。唯有此,在边缘的我们会从眺望中心,变为迈入中心。

  “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契诃夫这样感叹道。诚然,追求更好的生活、更高的目标是人之天性,从边缘想挤进中心也是无可厚非的。罗本岛锌皮房中的曼德拉可谓地处政治的边缘,但他却心系缓解种族矛盾的中心,27年不忘初衷,用自己伟大的心灵为南非民主建设架起桥梁。27年的牢狱生

  活,在边缘的小角落,但不仅没有削弱曼德拉目标,反而使他更加坚信自己的信念,身在监狱,心却一直紧随南非政坛。可见,无论身在多偏僻的边缘,心系中心是秘诀。

  “没有了希望,一个人就不能维持他的信仰,保守他的精神,或保全他的内心纯洁。”巴尔扎克如是思考。是的,心系中心,是保持在边缘却亦能拥有持续追逐中心的希望。正如北宋范仲淹在四次被贬谪后,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时,亦能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高尚节操。虽距皇帝千里之遥,却心系皇帝,永远在心中贴近中心。

  心系中心,就不畏身处边缘,无论迈入中心的机会多么渺茫,但那毕竟是心中的希望。那是潘多拉魔盒中人类最后的法宝,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助你迈入那曾经眺望无数次的中心。

  文二、花开边缘,不曾凄凉

  中心之处,不乏香车宝马,川流不息,更有繁花似锦,碧树银台。只怕庸人忙忙碌碌,迷失在了中心地带的拥塞,似锦的人生最后还是沦为平庸。

  边缘之隅,兴许大雪弥漫,星空暗淡,平添彻骨寒意,无限悲凉。只要人心永不沉沦,去探寻那边缘地域的魅力,平凡的生活终究也会流光溢彩。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位失掉王位的国王。”的确,我们从生活的夹缝中获益良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在找寻属于自己王位的过程。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像梁衡所说:“正常生活中人人可以为王,只是我们不必在意这王国的大小。”无论你身处何方,若是你心笃定,永不沉沦,纵然只是村夫之乐、平民之趣,也可以变成沉甸甸的王冠,在边缘的帷幕前熠熠生辉,闪耀着如中心地带般的光芒。

  其实,大多时候,最明亮的中心地带总是最迷惘,最繁华的庙堂之高却总是最凄凉;最冷清的边缘之处不见得没有花开遍野,最寂寥的江湖之远不一定缺失铁血燕然。六朝之后,初唐的社会靡艳娇奢,多少白衣飘飘的诗人,渴望着一赋动帝王,招封至京城。于是,他们于洛阳,吟咏自己安享富贵的闲情逸致;于长安,描写帝王城居的宏丽繁盛来讴歌太平。纵然是身居旖丽的中心,可那满纸的六朝遗风,通篇的靡靡之音,是换不来认可的。

  当那份繁华,无缘得触,当他们被迫远离京城,当赴任偏远之地漫游道中。他们才真正的发现,江湖之远的忧患之作,比那庙堂之高的盛世繁华,更有价值。于是,才会有抽离繁华之外的惊警,流芳万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亦同,古有忧国忧民的诗人,恣意纵横,一字千钧;今有“走到人生边上”的低调作家,陶陶然专心治学。

高考作文 篇4

  根据高考作文题目要求,杨洋老师希望广大20xx考生从现在起,应从高考作文复习要做的三项基本功抓起,才会在高考作文中拿到高分。另外提醒广大考生,在今年暑假,就应该学的是作文的审题立意,保证如何不跑题,并且在此基础上,保证对作文题目有深刻的立意。

  第一,基础层次知识的梳理和整合。

  什么叫做基础层次?选择填空、成语并句,这是考试说明上关于基础知识的考点,同时,你还需要理解文言文常见的120实词,18虚词,特殊的四种句型,很多同学在6月6日,7日的晚上,居然还问我这样的问题,那你那时候看已经来不及了,一定要提前进行复习和准备。这个内容是我在秋季班教学中主讲的,而且也是整个语文知识里面最重要的功底,有了这个,你才能在后面的学习中,一帆风顺。有很多同学甚至知道我作文要写什么角度,但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文字的优美程度不够,所以他总是难以进入最高等级的作文层次。你的文学修养到底在哪里?你的文字功底到底在哪里?就是需要同学们,对于低层次和古文知识的层次,提高你以上两个能力。非常重要。

  第二,文学素材的阅读和对高考解题技巧的理解,命题思路的理解。

  大家读过的书不少,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本上无数的文学名著,你已经耳熟能详了吧,可是你在高考考场上,读散文阅读仍然读不懂。我相信很多同学,从小到大都在学鲁迅,但是你并不了解鲁迅,你不了解鲁迅的精神,如果你听我讲过20xx年的全国卷那天,孙犁的文章叫做为了忘却的纪念的话,你可能会很有感触,我们今天正在日渐淡忘一些伟大的东西,我们在手机这样一个新媒体的时代,大家的沟通变多了,但是,交流变少了,只是打一个电话,寒喧几句,并不能代表人与人之间互相尊崇的理解,让我们铭记一些值得铭记,值得被赞美的东西,而这些内容,必然需要你通过对于一些文学素材的阅读理解产生。我敢说你读好鲁迅的文章,就可以写出特别牛的议论文来,而这些文学素材的阅读和理解,你应该在高中阶段完成。我在大学给留学生讲课的'时候,高级班的留学生,也要求读鲁迅的文章,因为他代表着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心理,这个部分,也是整个散文阅读最重要的知识点,都在暑假班进行展开。

  第三,作文审题立意和对时政的关注。

  很多公立学校老师是这样讲课的,他在暑假前给你讲时政,你就会发现特别诡异,因为到春天的时候,暑假讲的时政已经过时了,暑假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结果到春天的时候,已经换了另外十个人了,他在暑假的时候,讲十八大,春季高考的时候,因为已经开始考十八大了。因此大家注意,暑假应该学的是作文的审题立意,保证如何不跑题,并且在此基础上,你的立意要比其他同学深刻,一等作文评分标准第一是立意深刻,你能做到这一点吗?这需要你在暑假的时候,见到所有题目,他们的设题形式。就在高考的前几天,我班的学生,过来拿了一个题问我,你说杨老师,这题我们老师出的,特别差劲,我们不知道怎么写,我一看题目是一首诗,叫做"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我说这不是你们老师出的,这是安徽卷的高考真题,20xx年的题目,看到古诗词鉴赏的题不会写,这是作文审题立意的工夫不到,如果你上考场,第一步完成不了,后面都白扯。因此同学们一定在暑假听懂作文的审题立意,充分理解命题与命题的异同,在深刻展开写作思路,而对时政的关注,是在春季班要讲的内容,这些部分,是我们从20xx年高考的真题中看到,应该在20xx年的备考中,重点把握的方向。

高考作文 篇5

  法国人从莫斯科撤走后,有两个农夫上街寻找食物。一个聪明,一个愚蠢。他们发现一些烧焦的羊毛,便说这些羊毛有用,便一人一包背在身上。

  路上,他们看见街上有许多布匹,聪明的农夫便扔掉羊毛,捆一捆布背在肩上,愚蠢的农夫说:为啥要扔掉羊毛?捆得好好的,扎得牢牢的。他一点布也没拿。

  他们往前走,看见一些扔在街的衣服,聪明的农夫又把布扔掉,拾起衣服。愚蠢的农夫说:我为啥要把羊毛扔掉?

  继续往前走,看见扔在地上的一些银餐具。聪明的农夫把衣服扔了,尽可能把银器收拾好带走,但愚蠢的'农夫还是不肯丢弃他的羊毛,因为捆得好好的,扎得牢牢的。

  再往前走,他们看见路上有金了。聪明的农夫扔掉银器,拾起金子。但愚蠢的农夫却说:羊毛已经捆得好好的,扎得牢牢的了。

  回家的路上,下雨了,羊毛淋得响透,愚蠢的农夫只好把羊毛全扔掉,两手空空回家;聪明的农夫却因得到金子而富裕起来。

高考作文 篇6

  高考过去已经将近三年了,原来的感受已经逐渐淡忘了,况且高考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把自己心中沉淀最深的东西写出来,希望能够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有所帮助。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心态放平和,眼光放长远,不要刻意追求一两次阶段性考试的.成绩,要相信自己,循序渐进,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有好多同学平时成绩都特别好,但高考时却考不出理想的成绩。我想其中好多人是因为平时绷得太紧了,到了高考的时候就有力气使不出来,成了“强弩之末”。每个人的能量、忍耐力与克制力都是有限的,平时太在乎表面的成绩,或者由于长时间的精神、意志上的消耗,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急于要证明自己,而忽视了对知识内在联系上的精雕细刻,对个人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平时是自己老师出题,这你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冲刺,一般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可是高考时考察的知识面更加广阔,再加上积蓄的力量在模考中释放的差不多了,无论从实力还是从技术上都已经比别人略逊一筹了。

  我当时就犯了上面的错误,由于是第二次参加高考,所以太想考好了,导致心态有些失衡,打乱了原来循序渐进的原则,临近高考时努力地调整,到最后结果还可以接受。我记得衡中教学楼三楼有一句话“坚韧和持久胜过狂热和激情”,高考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时冲动能够解决的,希望同学们从长计议,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坚持下去,最后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考作文 篇7

  高考,是我们无可选择,更不可缺席的一次成年礼。

  ——题记

  高考,便是父母、老师口中所常言道的“前途光明的出口”。为了父母所谓的前途,我们不顾一切地一直走着。

  小学努力六年,为了考上个理想的初中;初中奋斗三年,为了考上个理想高中;高中拼命三年,为了考上个理想大学;大学修读四年,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为何人们都好像计算机般运行着,都在按照着上帝所编制的程序,一步步无法抗拒般走着。

  如今的应试教育制度毁了多少个孩子的梦,成了无数华人的痛。如今的中国人一直都在千般损万般骂这样的制度,却仍然骂不醒我们心中的那道“伪梦想”。好像江成博说的.,我们问问自己,我们喜欢什么,将来准备从事什么,而不是我们的父母让我们喜欢什么,让我们从事什么。我们努力地学习,难道就仅仅是为了一个好大学,为了一纸文凭,为了一个好工作,为了赚更多的钱吗?难道,我们的12年青春就只能拿来做这样的一场交易吗?

  高三的学生,花了12年,就只为了顺利地写完两个半小时的语文,两个小时的英语,两个半小时的文/理综和两个小时的数学。原来,渐渐地,他们的12年青春就这么轻易地被世界等价为了9个小时。看着身为高三学生的哥哥,我真的很想问他,这个12年与9个小时之间的等号,他究竟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才能划下?

  但是,一切并不是口头上说得那么动听,现实毕竟是现实,总让人无奈的现实。

  即便我每次考试失利,总会重复着韩寒的那一句“不上大学,照样活得很好”。可是,我知道,韩寒的成功与我们不一样,我们是无法复制韩寒的成功的。所以,我的潜意识里仍然是屈服于应试制度下的。

  如今的社会,人们都似乎有着共同的潜规则:先敬罗衣后敬人。面试的时候,如果你没有那一纸文凭,即便你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从基层做起。而且,为何现在就连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呢?如果他们是真的有本事、能吃苦耐劳的话。那么,还会有一个原因,那便是他们没有背景。他们没有个“李刚”做老爸,哪管你爷爷是李鸿章啊。如今存在着这样的潜规则,你认为你能退得翻吗?

  说真的,为了以后能让自己、父母、儿女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能做的,就只有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考好自己人生中的高考。我们平心而论,难道这一条被数万国人千般损万般骂的应试教育制度,不就是对我们最后的公平吗?现在的社会,没有高考,我们能拼得过官富二代吗?

  其实,从另一面看高考,高考不就是我们自己救自己,一次自我证明的机会,也是自己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高考,也有另一面发光的地方,我们也是朝着那一方面奋斗着的。

  我们这些中学生也迟早即将用12年的青春去换那9个小时后的微笑,我真不知道,那样做究竟值不值,可我很清楚地知道,除了那样,我没有别的路可选择。我不会抱怨,也不会不甘。我已经走了下去,回头也没用,只能接着走下去,一直走下去,迎接我的成年礼。

  所以,我会努力下去,很努力地走下去。

高考作文 篇8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危机。在这种形式下,居于工作岗位上的人人自危,惟恐有朝一日自己被抄鱿鱼,因而更加卖命的工作。而那些待业者和失业者也并不是完全沮丧,对生活失去信心。他们平日很忙,现在有人终于有了空闲的时间来自由支配:或旅游解闷,或照顾家庭,或充电进修,或自寻门路。总之,可以抱着悠闲的心情来生活。请以“闲”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闲”之大全

  悠闲自在:形容神态从容,无拘无束。

  闲情逸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神闲气定:神气悠闲安静。

  忙里偷闲:在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别的不关重要的事,或者消遣。

  安闲自在: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安闲自得: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闲云野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多指隐士、道士。比喻闲散安逸不受尘事羁的人。

  1、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闲看白云归岫去,静观倦鸟投林宿。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匆匆觉得扬州梦,检得闲愁在鬓华。

  5、闲愁春日短,沽酒入倡家。

  6、帘幕里,青苔地,谁信闲愁如醉。

  7、年少都来有几,自古闲愁无际

  8、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闲愁浑未已,人心情绪自无端,莫思量,休退悔。

  9、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

  10、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1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2、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

  13、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14、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场酢。

  15、去年今日杏墙西,啼莺唤得闲愁醒。

  16、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登山 唐 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闲居 唐 姚合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题东兰若 唐 灵一

  上人禅室路裴回,万木清阴向日开。寒竹影侵行径石,秋风声入诵经台。

  闲云不系从舒卷,狎鸟无机任往来。更惜片阳谈妙理,归时莫待暝钟催。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红楼梦 清 曹雪芹

  春梦随云散, 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 何必觅闲愁。

  四时田园杂兴12首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放船闲看雪山表,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蜒蛱蝶飞。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中秋全景属潜夫,棹入空明看太湖。身外水天银一色,城中有此月明无。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菜市喧时窗透明,饼师叫后药煎成。闲居日出都无事,惟有开门扫地声。

  北砦教回挝鼓远,东禅饭熟打钟频。小童三唤先生起,日满东窗暖似春。

  闲读梧桐 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赏析:本文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表面上是读梧桐,实为读人。梧桐用一身傲骨与狂虐的北风乃至整个冬季来抗争,表现了其“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的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树犹如此,人更应如此!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人,要师法自然,要抱有一种自然的心态,去欣赏人生路上的各种美丽和缺憾,这是一种大度的生活,也是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体验。

高考作文 篇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史载,朱元璋某日问诸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说功高盖世者,有人说位居显赫者,有人说金榜题名者,还有人说富甲一方者……朱元璋听后皆不满意。大臣万钢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此言一出,朱元璋大悦,称赞其见解独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在古代,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所以“畏法度”就是“畏君主”,是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服从。撇开忠君畏主的思想,单就“畏法度”而言,这个故事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畏法者何以快活?“畏”是敬畏,是自律,“快活”是自由。

  1.从逻辑上讲:①自律是前提和保障,自由是依归。②建构在自律基座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二者并非彼此孤立,更非相互矛盾。③没有自律,自由就如同断线的风筝、脱缰的野马,必然横冲直撞、不受节制,终将走向自由的`反面。自律的,才是自由的。④“不自由”即是自由,这是最现实、最真切的道理。

  2.从正面讲:①“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②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③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

  3.从反面看:①如果不能严格自律、遵守法度,就会导致身心双重的不自由。②无所限制的自由必然是扭曲的,也是不真实的,只能存留于想象之中。③任性地看待自由,无所顾忌、不知敬畏,终将付出惨重代价。

  4.从现实来看:①把握好“畏”与“德”、“不自由”与自由的辩证关系,人人方能内心澄明、动静有常。②守好为人处世底线,不碰党纪国法红线,有坦然之乐而无囹圄之忧,精神的自由也就可期。

  5.还可以更宽泛地理解“法度”。“畏法度”就是敬畏道德、信条、誓言、程序、规则,珍惜家庭、名誉、眼前虽平淡却长久的生活,由此立意:①始终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凡事坦坦荡荡、明明白白、清清爽爽。②秉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方能收获内心的宁静平和,抵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高考作文 篇10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临近,考生紧张,家长紧张,老师紧张,交警紧张,连不相干的我也紧张。二十年前的那场“千军万马涌向独木桥”的景象又不时的在梦中浮现,要么是忘了带准考证或纸笔等工具,要么是对某道考题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要么是爬山涉水累的气喘吁吁,要么是因某件事情耽搁而误了考期。然后,就是现实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起来,人性的摧残可见一斑,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干掉高考。

  科举取士,“天下士子尽入觳中”,从统治阶级来说,那是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维护稳定的需要,倘若这班“士子”流落到民间,再与老百姓和农民工结合,保不定哪一天回危及社稷的稳定和安全,于是乎用官位、用民粹、用你是人才的称谓作为萝卜来引诱,再用翻版的“八股文”以考试的模式慢慢的促使你贩依,好纳入他的旗下。问题是社会发展到今天,非得要得要通过高考这一渠道才能选拔人才吗?中学阶段“填鸭子”式的灌输能造就一批创造性的人才吗?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还是听话的奴才?诺贝尔奖与中国无缘,固然不能说明我们的国家没有创新能力、没有创新型人才,但是中国学生动手能力差,好像已经形成了共识。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喊了多年,但高考的指挥棒一日不改,所谓的素质教育就像一块漂亮的布,只能裁作内衣,以遮住羞处。

  有人说,高考是当前这个不公平的`社会最为公平的一种模式了,至少农村的孩子能够通过高考这一途径公平的参与社会竞争。问题是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还有多少农村的父母以及下岗职工能够负担得起孩子不菲的四年大学费用?有人说我们可以通过贷款助学的方式,来救助因经济困难而难以就学的孩子。他们已然忘记了这完全是教育产业化的恶果,而现在却死死揪住了补救这一“牛尾巴”来缘木求鱼。

  解决农村孩子因取消高考可能导致的不公平竞争,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像九年义务之教育那样,将义务制教育扩大到十二年,乃至十六年。而不是通过中考和高考将一部分孩子阻止在高中和大学的学门之外,我们讲干掉高考,当然不是指从此以后学校就不要组织考试了,而是学校根据学生在中学修完各门课程的学分,给学生一个综合性的评介。大学根据中学阶段学生的学分和评介,以及学生自己的兴趣,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为高中学生提供进入大学进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制定一个统一的分数线,将一部分人阻止在大学校门之外。

  这显然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教育投入的问题。当前的情况是,由于高中教育投入不足,从事高中教育的学校与从事初中教育的学校在数量上并不匹配,致使初中学生为了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已然负担了与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一样的压力,升学压力进一步前移,如此紧张的学习压力,已然在十几岁就断送了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更惶论大学的创造力不足了?殊不知,一个国家最大的竞争力就是创造力呀。

  对教育的投入,据说我们国家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在世界的排名也非常靠后,而被我们所仇视的邻居日本,96.8%的初中生入高中学习,50%的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学习,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的48%。日本比较教育学者南亮认为:中国的初级教育相当于日本1905年至1910年的水平,落后日本85年;中等教育相当于日本1915年至1920年的水平,落后75年;高等教育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后70年;教育经费相当于日本1925年的水平,落后65年。我们宁可购买别国的国债,而不去修建学校,我们宁可在高考体制内转圈圈、修修补补,而不跳出圈子之外去想办法。

  增加教育投入,改变招考体制,干掉中考,干掉高考,还学生一个完整的身心,还民族一个活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高考作文】相关文章:

李清照的高考作文-高考作文04-12

高考作文600字-高考作文04-12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构思高考作文?04-04

【精选】高考作文07-13

精选高考作文07-13

高考作文07-13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准备高考作文材料05-25

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六点规则12-21

我的高考作文04-09

双赢高考作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