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

时间:2022-12-24 08:38:07 三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三年级作文合集9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三年级作文合集9篇

三年级作文 篇1

  星期天的早上,阳光明媚,我乘着公交车去伟星广场玩耍。

  公交车上的人可真多呀!不一会儿,就上来了一位老奶奶,他的头发像雪一样白,背像问号般弯了。车上的人都相互挤着,谁也不肯让着谁,老奶奶就夹在人群的中间随着车子来回的晃动。我站在车子的角落,真希望自己有个座位可以让给她。正在我心里这么想的时候,旁边的一个小女孩已经站了起来。她要做什么,让座吗?她的大书包怎么办。我在心里想着这些问题的`时候,已经听见她清脆的声音:“老奶奶,请您过来坐”。老人推让着:“不不不,孩子,你的年纪这么小,你的书包这么沉,还是你坐吧!”女孩继续说道:“您坐吧!我这一站就下车了。”周围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张着嘴,吃惊的看着这个小女孩,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车继续的前驶,终于到了站。我下了车,心里却沉甸甸的,因为我发现那个小女孩并没有提前下车,而是走在我的前面,书包仍是那么的沉重,人影却拉的很大很大。看着她那小小的背影,我心中默默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三年级作文 篇2

  童年的风筝,总是伴随我们的脚步,早早地迎来春天。那童年的风筝载着我们的梦想,在天空高高翱翔。

  童年的我,拥有着一只猎鹰风筝,那丰满的羽毛,总是不知疲倦的向两边张开,一对黄色的眼睛,好像恶魔似的盯着你。黑色的身体,犹如一架战斗机。

  站在了河堤上,我一手拿线,一手拿风筝,耐心地等着风来,风一来,我就加速奔跑,再一跳,风筝便飞上了天。

  伴随着儿时的梦想,“猎鹰”以每秒两米的速度,飞上了蓝天,那在天空中盘旋的“猎鹰”风筝,就似真的一样,在高高的蓝天中“狩猎”。

  不一会儿,风像和我做对似的,没了,让“猎鹰”“坠机”。我又开始拼尽全力的奔跑,“猎鹰”又重新觉醒了似的,充满了力气,又飞了起来。

  我站在河堤上,气喘吁吁地蹲着,看着在天上飞翔的“猎鹰”,我不禁笑了。笑得是那样的'灿烂。

  休息过后,我又重新跑了起来,一直等到新一次的风来。

  风,终于来了,是那么的快活,“猎鹰”飞的更高了,我当时也好想做一只风筝,在高高的蓝天上,希望绳子断开,这样,就可以不受约束,自由自在。

  那只风筝,我至今还保存着,那是我童年最好的见证。我相信,我的梦,一定会随着那只风筝,越飞越高!

三年级作文 篇3

  开饭啦!今天的晚餐会是什么呢?

  瞧一眼餐桌上,啊哈!是我最喜欢的牛肉粉丝配煎鸡蛋—爸爸的杰作。

  牛肉粉丝是爸爸的拿手菜。将牛肉炖熟,切片。用牛肉汤煮粉丝,接着放西红柿、辣椒和调料,以及这道菜中不可少的一分子—切好的牛肉片。这样煮出来的粉丝滑滑的,软软的,口感极佳。还有番茄与辣椒的搭配,不仅酸辣可口还能去除身上的湿气,真是一举两得。

  在品尝牛肉粉丝时最不容错过的就是品尝牛肉。这牛肉泡得软绵绵的,极易撕开。蘸点辣酱放进嘴里,立刻会感到身子一暖,不愧是这道菜的主角啊。

  在品尝这等美味的`同时,怎能忘了配菜—煎鸡蛋呢?它虽然单吃没味,但如果蘸上辣酱,味道就会改善很多。咬一口,就会感觉鸡蛋的香脆感与辣酱的火爆感霎时遍布全身,让你胃口大开,吃得津津有味。同时还为身体补充了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钙、铁、脂肪等等营养成分,多好啊!

  晚餐很快被我们一扫而空。由此可见,营养又美味的晚餐人人都爱。

三年级作文 篇4

  上学期,临近期末时,老师给我们进行了许多次单元测试,其中有一次直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

  那是突击考试。那天,老师突然说要测试第三、四单元,我刚听到测试两个字心就像揣了至兔子一样怦怦地跳个不停,心想,万一考不好怎么办?万一以前的知识没记牢,忘记了怎么办?卷子慢慢发到了同学的手中,我紧张的心情也越加强烈。不一会儿,我拿到了卷子,发现卷子并没我想象中的那么难,于是我那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一心想着做题。一秒、两秒,随着时间的奔跑,我们飞快地写好了试卷上的题目,并满怀信心将它交给了老师。

  第二天,老师将试卷批了出来,发给了我们。同学看到试卷,有的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看来他考得不错;有的则露出了难过的神情,看来考得不太理想;而我则是又开心又难过,开心是因为错了两个地方,考了“优”,而难过是因为只错了两个地方,只差了一点点我就能“优+”了。

  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点点”的重要性。于是我在之后的.复习中从没马虎过,从不放过一点点的知识,不浪费一点点的时间。终于,我在一次应用题考试中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绩。

  这次“一点点”的经历让我明白,在生活中,一点的差错有时也会酿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住自己,不让一点点的错发生在自己身上。现在,我再想起那次只差一点点的考试,已不觉得难过了,因为他让我明白了“一点点”的重要性,让我取得了更多优秀的成绩。

三年级作文 篇5

  前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

  到了影院,我们正好赶上的电影叫做《我爱灰太狼》。内容是:在美丽的青青草原上,灰太狼又在抓羊,这一次它抓到的是懒羊羊,灰太狼高兴极了,背着懒羊羊一口气跑回了家。

  灰太狼把懒羊羊绑在一边,立刻生火煮汤,准备把懒羊羊顿了吃,谁知道懒羊羊平时到狼堡里都会吓哭,这一次却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在煮着的汤里洗澡,灰太郎的气不打一处来,便威胁懒羊羊说:“你在洗,我现在就吃了你!”可就在这时,喜羊羊火速过来救懒羊羊的。

  “你怎么这么快就赶来了?”灰太狼奇怪的问。

  “这多亏村长发明的看看机,你的一举一动都被我们监视着!”喜羊羊说。

  “是么,那我也有发明,看看我的拜拜机吧”灰太狼得意洋洋的'说。

  只听一声“拜拜”和一道闪光后,灰太狼、懒羊羊、喜羊羊穿过时空,来到了人类世界!呵呵,可怜的灰太狼又被他发明的拜拜机给“悲催”了……

  他们在人类世界经过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回到了各自的家。最让我感动的一点是在拜拜机的力量即将耗尽,只能送二个人回家的时候,灰太狼却把老婆、孩子送走,选择自己留了下来。

  “父爱真伟大呀,”我不由得感叹到。

三年级作文 篇6

  教科书分析: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文章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以情动人,抒情是写作中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方式。但是抒情比较抽象,而且常常和其他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学生很难把握。因此,要“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两种抒情方式及其表达效果。”

  2.三年级下学期,各种表达方式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但是,记叙文中应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中的抒情就应是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切不可喧宾夺主。因此,将“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作为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注意在穿插上下功夫,做到紧扣内容、衔接自然,灵活、简洁、适度地进行记叙中的抒情。

  3.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本单元就以祖国为主题,编选了四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应联系所学课文,做到课内学范例,课外善模仿。写作教学注重一课一得,应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体会两者的表达效果,学习两者基本的抒情方法。

  学情分析: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在写作中,学生若能恰当地抒发真情实感,定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文章主题。但是,现在的学生在写作中要么存在情感单薄支撑不起主旨的问题,要么存在抒情过度情感不真实的问题,主要还在于不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引导学生区分两种抒情方式,并且能够灵活自由、恰如其分地使用,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3.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2.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素材。

  学生:提前一周思考写作题目:《乡情》和《我的烦恼》。二选其一挖掘可写素材。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了解抒情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PPT显示)

  导语:诗人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徜徉雨中,我们或许会有无可名状的哀愁;沐浴月光,我们或许会感到漫无边际的孤独;仰望苍穹,远眺大海,我们心胸开阔;俯视大地,近观流水,我们豪情万丈。生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动人情 ,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抒发真情实感。

  1.老师板书题目:学会抒情

  2.出示任务:什么是抒情?抒情可以分成几类?

  3.反馈指导:

  (1)学生交流:抒情,是指在文中自然真挚地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使读者引起共鸣,受到感动、或产生激情,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2)教师补充:抒情是一种表达方式。抒情——即抒发感情。它是作者或文中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也就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事情,产生各种感情,或使你高兴——想放声歌唱;或使你生气——使你悲痛。这就是你对这些事情产生了感情,有了感受。在写作时,把这种喜怒哀乐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叫抒情。

  (二)对比阅读,体会作用(PPT显示)

  导语: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只有用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心扉,文章才具有内在的魅力。否则,无论怎样雕章琢句,都只能是繁采寡情,味之必厌。这句名言告诉了我们抒情的重要性。

  1.出示任务:让我们通过两个片段,进行对比,体会抒情的好处。

  片段一:如今,我已离开了家,离开了这个曾经带给我无限回忆的地方,也离开了您——我的妈妈。我带着您对我的期盼,踏上了追求梦想的旅途,我不会放弃,因为您说过的话,是我听过最动听的语言。尽管有些是批评,是责骂。妈妈,我想对您说很多话,但世界上所有的话都不如一句“谢谢您!”

  片段二:如今,我已离开了家,离开了这个曾经带给我无限回忆的地方,也离开了您——我的妈妈。我带着您对我的期盼,踏上了追求梦想的旅途,我不会放弃,因为您说过的话,是我听过最动听的语言。尽管有些是批评,是责骂。妈妈,我想对您说,您是柔和的春风,抚弄着我这支新发的柳条;您是淅沥的细雨,滋润着我这株娇嫩的小草;您是蓬勃的大树,为我遮挡了狂风暴雨;您是冬日的暖阳,用您那温暖的光芒,照进我迷失的心房……

  妈妈,谢谢您!

  2.反馈指导:

  (1)学生反馈:片段一主要采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片段二除叙述外还大量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2)教师补充:片段二之所以比片段一好,就在于作者在叙事之外运用了一种表达方式使文字充满情意和张力,这种表达方式叫抒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写文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

  二、名篇引领,感知抒情

  (一)名篇指路,初识抒情

  导语: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也有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名篇。研读这些名篇有利于我们区分什么是直接抒情,什么是间接抒情,并继而掌握直接和间接抒情的技法。

  1.出示任务:让我们阅读名家名篇,体会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不同。区分哪些是直接描写,哪些是间接描写?(PPT显示3页)

  片段一: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留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羚羊木雕》

  片段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荷叶 母亲》

  片段三: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最后一课》

  片段四: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

  片段五: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散步》

  片段六: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土地的誓言》

  片段七: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最后一课》

  片段八: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走一步,再走一步》

  2.反馈指导:

  (1)学生反馈:片段一、二、三、四采用直接抒情方式,片段五、六、七、八采用间接抒情方式。直接抒情表达比较直接,篇幅较短;间接抒情表达委婉,要将人、事、景、物融为一体,篇幅较长。

  (2)教师引导:两种抒情方式没有高下之分。根据抒情的位置和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片段三《最后一课》中,文章充分讲述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特殊经历,并运用大量细节描写展现了这节课的悲壮情调之后,才让小弗郎士用一句话抒发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这就显得自然而然,真切动人。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写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意思大概就是,用我的心去体悟,用我的心去味万象,那么所有的物象都有我的面貌,都有我的心性在其中。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

  (二)比较分析,体会不同

  1.出示任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的概念及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试填表区分。

  2.反馈指导:

  预设(PPT显示):

  (1)学生活动:结合课本p44页圈点勾画两种抒情方式的概念及表达效果。

  (2)教师引导:准确区分两者的概念及表达效果,可以让我们在作文中更好使用两种抒情方式,为自己的作文增色。

  (三)区分类型,体会间接抒情

  导语: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比,必须得有一种凭借,即要有一种“附着物”作为依托:或人、或事、或景、或物,或议论中、或叙述时,将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互相融合,创造一种诗意的意境,让你去感受、去品味。因此,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出示任务:间接抒情,有哪些表现形式呢?或者说,间接抒情有几种类型呢?

  2.反馈指导:

  预设(PPT显示):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情”要隐,隐到不直说别人也能感觉到。借写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的景物。比如:片段五《散步》通过对田野、绿芽、冬水等描写,展示了春天的浓厚气息,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描摹景物,处处充溢着作者莫怀戚的情感,正所谓景中有情、情寓景中,使全文浑然天成。

  托物言志(融情于物):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比如:片段六《土地的誓言》就是融情于物,借东北特有物产,抒发了对故乡的强烈的思念与爱恋。

  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叙事抒情,叙事是手段,不必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而是要把浓郁的情感融入叙述之中。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比如:片段七《最后一课》刻画了韩麦尔先生用全身力气写下“法兰西万岁!”为所有人上了真正意义的“最后一课”,震撼每个心灵!

  议论抒情(融情于理):议论抒情句就是兼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在文章的结尾表达作者的'观点。一般是先抒情,然后引出议论。比如:片段八《走一步,再走一步》就在文末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人生哲理啊!

  (1)学生活动:结合文中间接抒情经典名篇(片段五——八),区分间接抒情的四种类型。

  (2)教师引导:明确四种间接抒情类型,并形成板书。准确区分间接抒情的四种类型,可以让我们在作文中学以致用,更加自由地、多样化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三、借鉴名篇,学习技法

  导语:有的人形容说:“感情是文章飞腾的翅膀。”好文章,会把你带入美好的情境界中去,使你得到美感享受。从经典文本的经典抒情段落来看,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学好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技法,一定会使文章更上层楼。

  (一)借鉴名篇,学习直接抒情方法

  1.出示任务(PPT显示):让我们观察课文《土地的誓言》片段,探讨直接抒情的方法。

  “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土地的誓言》中这句直抒胸臆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方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反馈指导:

  (1)学生反馈:人称发生了变化由她变成了你,便于直接倾诉;用了比喻、拟人、呼告、反复等修辞手法。

  (2)教师引导:此片段人称发生变化,便于直接倾诉;将土地比作母亲,并将倾诉对象拟人化;运用呼告、反复等修辞手法,直接对土地母亲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等情感,表达情感更加炽热直接。

  除此之外,《荷叶·母亲》中将母亲比作荷叶,“我”比作红莲,生动形象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珍爱、庇护,“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运用反问,强调母爱的重要性——庇护子女、荫泽后代。

  (3)方法小结(PPT显示):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有:直陈肺腑(内心独白)、变换人称(她—你)、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呼告、反复),并形成板书。

  A.直陈肺腑(内心独白):人在情绪高涨或激愤的时候,往往要找朋友倾诉;或将它写在文章中,用纸、笔为代替物,将感情发泄出来。这种方法,就叫“直陈肺腑法”。在小说、戏剧等作品中,常以独白的形式出现;而在散文中常是作者内心的直接剖白。例如,《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内心独白的句子:“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到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当小弗郎士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了它的弥足珍贵。内心独白具体细腻、真实可感。

  B.变换人称(她—你):一般来说,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但是,由于抒发情感的需要,有时也可变换人称叙述。特别是在感情激动到极点时,往往不自觉地突然转向所叙述的人、物。例如,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中抒发了强烈的愤慨之情:“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 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闻一多在讲演的大会上将人称“他们”转换为“你们”,直呼特务们,并怒斥他们,痛快淋漓,浩然正气充乎天地间。

  C.善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呼告、反复):有很多修辞,都是随作者情感的激化和升华而产生的;反过来,它也正适合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直接抒情时,要加以选用。例子很多,不再赘述

  3.总结:直接抒情不讲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的袒露;它直陈肺腑,发自内心;它有极强的感染力、爆发性。它或像高山大海,波澜壮阔,气势酣畅,遒劲感人;或像火山喷发,宣泄奔腾,感情浓烈,撼人心魄;或像潺潺溪水,脉脉流淌,清静幽雅,沁人心田。

  (二)比较揣摩,学习间接抒情方法

  导语:间接抒情是与直接抒情相对而言的。它不像直接抒情那样直抒胸臆,它不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而是借助各种外物,含蓄委婉地加以表达。直接抒情是情感的直接抒发,技法简单明了、易于掌握;但间接抒情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技法多样、值得探讨。

  1.出示任务(PPT显示2页):让我们体会改成直接抒情的片段五——八,与原文相比,效果怎样?探讨间接抒情的方法。

  片段五: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各种事物都充满春天的勃勃生机,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片段六: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东北特有的植物、动物、农作物、物产等,还有那神奇的事情,让我回味无穷、永生难忘!

  片段七: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再见了,韩麦尔先生,我永远会记得您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永远会记得您的教诲,永远会记得法语及我们最亲爱的祖国!

  片段八: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感谢那次爬山,感谢我的父亲,您的教育我终生难忘!

  2.反馈指导:

  (1)学生反馈:片段五改动后,虽直接表现了对生命的赞美,但南方初春的田野是怎样的,焕发着怎样的勃勃生机,我们无法体会,没有细化景物,就没有生动性,眼前就没有画面感,显得枯燥乏味。

  片段六改动后,将东北特有的景物都删掉了,只用一句话带过,脑海中缺乏画面感,无法体会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原文还大量使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形象的、生动的画面。

  片段七改动后,缺乏对韩麦尔先生神态、语言、动作的细致描写,我们就感觉不到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撼动人心的一面,情感也就弱化了许多。

  片段八改动后,没有了最后的议论句,这件小事的意义也就不明显了,整篇文章的主旨也得不到更好地升华。

  (2)教师指导(PPT显示):细化景物,即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巧用修辞,即是“让情感形象生动”;描摹人物(精雕肖像、刻画神态、突出语言、延长动作),即是“让情感站立起来”;议论点睛,即是“让情感深邃无底”。明确四种间接抒情的方法,并形成板书。

  3.总结: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优美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四、牛刀小试,体验抒情

  (一)动手实践,运用多种抒情

  1.出示任务(PPT显示):片段作文。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200字左右。

  提示:

  1.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

  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2.反馈指导:

  (1)学生反馈:情感的抒发要与自己所写的内容相结合,不可以孤立抒情;语言的丰富性、生动性仍不足;两种抒情方式的自由转换、灵活运用还不到位。

  (2)教师指导:选择好想要表达的情感,回忆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建议采用直接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二)习作交流,修改当堂习作

  1.出示任务(PPT显示):

  (1)四人小组成员交流习作,推荐最好的一个片段,当堂朗读交流。

  (2)交流完之后,修改自己的习作,争取运用好抒情这种表达方式。

  2.反馈指导:

  (1)学生反馈:抒情不是全篇使用,要运用合宜;交流时要用心体会别的的同学的优点,加以运用;修改时,如果能力不足,可以让本组写作优秀者帮助修改。

  (2)教师指导(PPT显示):通过交流、朗读、修改等环节,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抒情这种表达方式。将两种抒情编成口诀:“表达情思抒情感,直接间接两者兼;写景突出景特征,叙述描写感情抒;写人记事好文章,人物描写显情感;抒发情感可议论,点题明理升主旨;抒情不是所有文,中间结尾最常见。”让学生大声朗读并认真体会。

  3.总结:情贵在真,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广潜就说“作者自己如果没有感动,绝绝对不能使读者感动”。在习作中,情感的抒发要自然,水到渠成。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互配合往往能令文章产生更为强大的感染力。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还要反复运用,加以实践,争取让自己的作文“抒情共记叙一色,美文与高分起飞”!

  五、抒写真情,成就佳作

  (一)写作实践一:《乡情》

  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二)写作实践二:《我的烦恼》

  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二选其一,按照课本p45页提示,完成习作。要求:用红笔勾画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直接描写用直线,间接描写用波浪线。)

  板书设计(PPT显示):

三年级作文 篇7

  比起在家里看电视或上补习班,我更喜欢野外实践活动。这不,妈妈又给我安排了一项有趣的活动:摘桔子。

  我和小伙伴驱车来到采摘园,刚一下车,我们便被满山的桔子惊呆了,往山上望去,树枝被又大又红的桔子压弯了腰,令人垂涎三尺。工作人员的脸上笑开了花,热情地欢迎我们到采摘园游玩。一下车,我和小伙伴们迫不急待地背起篮子就往山上冲。

  我们在山上四处挑选,每一个桔子都很好,挑哪个好呢?我犹豫良久,终于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下一个大桔子,把它剥开,掰一瓣放在嘴里,真甜啊!小伙伴们此起彼伏的惊叫声在我的耳边响起:“这棵树上结的桔子真甜!”“这个大桔子真好吃!”……原来,他们也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桔子呢!不一会儿,我便又选了许多桔子。经过大家的反复品尝,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桔子要挑选大小中等、皮薄、较软的最好吃;有时挑选得好,大个儿的也会很甜。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达了山顶,我的.肚子都已经吃得圆滚滚的了,小伙伴们背着沉甸甸的一篮桔子,满头大汗,脸上却还挂着满足的笑容。朝山腰看去,陆陆续续的游客正朝山顶走来,他们和我们一样,有说有笑,叫喊声此起彼伏,小孩子们不停地往篮子里装桔子,大人们站在一旁哭笑不得地看着他们,果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一阵微风拂过,桔子散发的清香扑鼻而来。只见许多游客摆着各种优美的姿势合影留念,我们也找了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拍照留影。

  该回家了,我们背上沉甸甸篮子,吃着桔子下山了。看着篮子里红彤彤的桔子,我的心像泡在糖水里一样,甜滋滋的。

三年级作文 篇8

  望着那一大片荒废的地,我叹了一口气。原本,那儿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农田,春种秋收,生机勃勃。双休日,我还可以带着我家的两只小狗去田野里遛遛。

  不知从哪天起,那一片片农田被一点点吞噬,换来的是逐渐扩大的废墟。挖掘机轰隆隆地响声回荡耳旁,让人心烦。我去那边瞧瞧,看到的是一大片石头堆上面,旁边还堆满了垃圾,周围冒着灰烟。那绿油油的农田呢?一株株挺拔的玉米呢?撑开双手,头带草帽的稻草人呢?都在几天时间里不复存在。连平时叽叽喳喳,讨人嫌的麻雀也在我的脑海里可爱起来。

  谁说这要造大超市,但连木头房子都没有。往日那愉快的田野时光被挖掘机生生地挖掉了。

  小狗无聊地趴在台阶上,不时呜呜叫着。大大小小的`石头似乎在怀念着以往的一派生机。

  望着那一大片荒废的地,满是垃圾与碎石,我不禁想道:这好好的,为什么要把农田给毁了呢?现在这片地又可以干什么呢?这样多浪费土地呀!不能轻易毁掉农田,应该好好地得胜它们,为世界多添一份绿色。

  唉,昔日的美好时光没了。真希望人们可以将那荒废的地,好好地利用起来!

三年级作文 篇9

  我从小就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但是,从那以后,我不再害怕困难。

  记得以前在上一二年级的时候,一天晚上,爸爸妈妈都临时有事出去了,家中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我。不一会儿,我的肚子开始咕咕的叫,我这才想起没吃饭,这可怎么办呢?咦,只好出去买了。我手里攥着钱走出了家门,就被一片无穷的黑暗笼罩了。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中,我小心翼翼地着下楼梯。刚出楼梯口,迎面扑来一阵冷风,我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夜,是那样的冷静而又漆黑,我只好在摸索中前行。走在这人烟寥寥的大街上,我的心一直在咚咚地跳:这可是我第一次出来,会不会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会不会遇到一个不不讲理的老板?会不会突然窜出一条野狗,对我死追不放?......

  一想到这些,我就赶紧加快了脚步,急匆匆地向买饭的地方赶。可今天不知怎么了,街上的人都盯着我看,一个个想要把我吃掉似的,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终于赶到了目的地,接待我的'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板,他笑眯眯地问我想要什么,又给我装好,我付了钱,提着饭飞快地跑回了家,悬着的那颗心才悄悄地放下来。

  事后,我在回想起那件事,真为我那天的行为感到骄傲,我竟然可以一个人面对困难不退缩,我虽然很佩服我的勇气,但那次有惊无险啊!

  从此,我不再害怕困难。遇到困难不是躲避,而是克服。

【三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二三年级作文01-11

精选作文的三年级作文02-28

饺子三年级作文300字-三年级作文04-12

三年级的作文02-27

三年级作文02-25

快乐的六一三年级作文02-18

三年级的作文11-05

六一三年级优秀作文11-06

三年级作文07-14

庆六一三年级作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