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时间:2022-06-20 18:15:19 600字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清明节的作文600字汇编十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的作文600字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清明节的作文600字汇编十篇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篇1

  清明节,妈妈满足了我的愿望,带我去了一趟千岛湖。

  早上大约8点,我们一家便来到了千岛湖景区。所谓千岛湖,就是由一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湖。那这个千岛湖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在以前,这些都是一座座山,后来都被洪水淹了,从高大的山变成了一座座小岛屿了。

  怀着对人间仙境的向往,我们出发了。一路上,旁边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绿色,给我带来了至尊视野享受。就在此时,出现的一片片湖吸引了我的全部视线。千岛湖!在阳光的照耀下,碧绿碧绿的湖水波光粼粼,泛起无数涟漪,真是一幅绝世的美景!据说,农夫山泉就是在这里生产的,怪不得有点甜。

  第一站是中心湖区的梅峰。梅峰是千岛湖中最高的岛屿。站在梅峰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千岛湖的大部分情景。大大小小的岛屿汇聚在一起,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第二站是渔乐岛。渔乐岛主要是公人们休闲娱乐的'。我们在那里吃了中餐,休息了一会儿,便直接去了第三个岛屿龙山岛。龙山岛上有一部分景点还没有建设好。岛上唯一的一个景点是海瑞祠堂,海瑞是一代清官,人民为了纪念他,便为他办了这个祠堂。但由于时间紧迫,我们没能腾出时间去参观,太遗憾了。

  下午,下起了绵绵细雨,整个千岛湖都笼罩着一层轻纱似的薄雾,给千岛湖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我们只去了这三座岛,我还没有玩尽心。没办法,旅程结束了,我也要离开千岛湖了。

  最后一项任务是品鱼头。来了千岛湖,就得尝鱼头。我们在一个鱼馆里点了一个有机鱼头。浓厚的汤汁,饱满的鱼肉,还带奶油味,真是太好吃了!它和舟山的海鲜各具风格,同样名不虚传。

  晚上,我们便沿着湖边道路,骑着两个人一辆的自行车,欣赏沿途的风景,时不时驻足拍照。

  在千岛湖,吃的是有机鱼,住的是景观房,喝的是天然水,吸的是森林氧,太美妙了!世间能有几个地方能像千岛湖这样呢?这次旅行太值得了,美丽的千岛湖!希望能再次见到你!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篇2

  清明原本然而一个普通的节气,但早在周朝,清明就演化成一个节日,一向被流传到这天。

  我爸爸老家然而扬州人,所以每年清明节,爸爸都要叫我一大早起来,一齐去扬州祭拜我爷爷(在我爸爸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我爷爷就去世了)。这天,奶奶起来的也很早,因为她要提前准备爷爷生前最喜爱吃的各种菜肴,当然还有爷爷最爱的纸质“麻将”和必备的黄纸做的“元宝”。乡下的坟堆一般都在田野尽头的偏僻处,我们提着这些供品去坟前。漫步走在春天的田野上,眼前然而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一块块金黄色油菜花,一朵朵不知名的各色小野花开得正艳……除了远处偶尔传来的鸡叫和狗叫,就只听到小鸟叽叽喳喳的声音,真然而安静极了,美丽极了!

  到了坟前,我们把一条鱼,一盘蔬菜、一盘豆腐和一碗肉放在爷爷坟前的`一小块水泥地上,还要倒一杯酒泼在坟堆上,然后在旁边空旷的地方把“麻将”和“元宝”通通给烧了。烧的时候奶奶还要我们磕头,期望爷爷能够保佑我们吉祥、欢乐、美满、聪明。最后我们还要插一根清明柳在上方,这然而有来历的:春秋时,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因隐居在介山,而使晋文公后悔。他明白介子推然而一个大孝子,便下令放火烧山(他认为只要烧山就能够让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下来),不料他却烧死了介子推和山上所有生物。但到了第二年,山上的老柳树又复活了,晋文公便把这可柳树叫做“清明柳”。而此刻,人们就给清明柳定了一个辟邪的功能。 祭扫完毕后,我一般去和乡下多日不见的小伙伴们去放风筝,爸爸说这也然而清明节的一个习俗,以前他们小的时候都然而自我用篾片和报纸自我做风筝,此刻都然而在街上买了,据老人们说这有释放邪气或晦气的功能。

  这就然而我老家的清明节习俗,你们家里的呢?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篇3

  今天一早醒来,就感觉气氛很不同,似乎比平时要多了一些神秘的感觉。是的,今天可是清明节呢!相信今天一定会很快乐的!

  过节了,对于我们,一定少不了去游玩。我去了桐庐的巴比松米勒庄园。一进园门,哇,一个骑马场赫然出现在眼前。好大一个马场呀!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够望见它。里面的马儿也很多,有的胖胖的,有又高又俊的,也有瘦瘦小小的,它们有的'在埋头吃草,有的卧在马棚里休息,有的则背着游客绕着马场散步。这群马儿温顺极了,每匹都是乖巧可爱的模样。

  沿着一条小径往里走,你会发觉在小径两旁的泥地里,成片的竹笋破土而出,有的甚至长成了毛竹,它们悠闲地伸展着自己茂密的枝叶。当走到尽头,一个水上乐园便呈现在眼前。有碰碰船,有钓鱼,有水上滚筒......"嗖"的一声,一辆滑车从高处一个劲儿地滑了下来。我看得胆战心惊。不错,这就是滑草了!虽说看着有些可怕,其实非常刺激,非常好玩呢!我和爸爸就尝试了一回。我们坐上车,系好安全带,工作人员轻轻地将车往前一推,滑车咕噜咕噜直往下滑。我惊得闭紧了双眼。风呼呼地迎面吹来,真凉爽呀!好刺激哟!

  假若滑草的刺激排第二,估计只有越野卡丁车能排第一了。那卡丁车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三部份控制器,跟开汽车有些相似。毕竟我没有学过开车,曾先后两次让那辆不听话的卡丁车顽皮地逃到土坡上。

  骑马就不那么刺激了,不过很是舒服。我所骑的是一匹棕色的骏马,它高大、威风、听话、灵活,跟着专门的驯兽师缓缓地走着,遇到石子,马蹄会巧妙地躲开。

  我们还回到了老家。大家会做清明果吗?我会做哦!首先,得把捣碎的青揉在面团里,变成青色的面团,接着把面团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把小块的面团揉圆,捏成碗状,往里放些馅,握成球状,放进模具中压一压,一个清明果就诞生啦!放进锅里蒸熟了之后,一股青的香味就会从锅盖下飘出来,咬一口尝尝,味道也很棒哦!

  大家都知道,清明节要扫墓。我们也不例外,陆续扫了四位祖宗的墓地。

  这个清明节真圆满啊!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篇4

  湖水清澈见底,河里有几条小金鱼欢快的游来游去,旁边的柳树舒展着它纤细的腰肢,金黄色的麦田一望无际,勤劳的村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充实,快乐的日子。这就是我的家乡―福建省土垵村。

  我从小跟着父母在其他地方生活,只去过五六次的家乡却在我的记忆中无法抹去,它迷人的风景,不一样的人情都深深吸引着我,虽然它只是偏远地方的一个小山村,虽然它比不上城市的繁华,可在我心中,它是世外桃源,是唯一的净土。

  4月5日是我们中国一年一度的节日―清明节。每当这一天,人们都会到商店里买冥币,纸衣服,并且在家里准备好美味佳肴,一同结伴到死去的亲人坟前祭奠,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不变的习俗,菊花是象征美好,纯洁的定义,人们除了要把自己的祝福带给死去的亲人以外,还要准备一束菊花,放在坟前,以慰亲人的在天之灵。

  我的`家乡是一个非常迷信的地方,这里的人们认为只要多向神灵祈祷,就可以过上好日子,所以每当有什么隆重的节日,村民们都会到寺庙烧香,并且捐赠香油钱,清明节这天也不例外。一大早,主人们就在家里准备食物,等到快中午了,就去买祭奠需要的物品,然后到亲人坟前去慰问,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下午时,村民们要在自家门前放鞭炮,你可能会奇怪,放鞭炮不是表示庆祝的意思吗,在清明节这天放鞭炮是对亲人的大不敬呀,可是他们却不这样认为,那里的村民们都相信自己的亲人在天堂过的很好,应该为他们庆祝,这也是乐观心态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人们放完鞭炮以后,还要到附近的寺庙烧香,在神的面前祈求已死去的亲人保佑下一代永远幸福,快乐…

  大诗人李白曾经作过这样一首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的家乡尽管在别人眼里毫不起眼,甚至习俗也落后于其他地方,但是在我眼里,家乡是最美的,它的习俗也是最特别的,清明节是一个对死去的亲人尽孝的节日,虽然土垵村这个小村庄的习俗并不那么吸引人,可是它要表达的孝道却绝不打折扣。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篇5

  我的家乡在南安洪濑,它是一个古老的城镇,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他们把各地的民俗风情带到洪濑来,形成各具特色的洪濑小吃:贻庆鸡爪、面线糊、黑龟子、麻老、煎包、粽子、润饼……你听说过其中的一二吧。我最喜欢吃润饼了。

  清明节到了,我们回到了老家,奶奶说:“孩子,今天我们吃润饼。”一听到吃饼,我这只“小馋猫”高兴得一蹦不止三尺高。“润饼”到底是什么玩意呢?肯定很好吃吧!我自言自语着,馋得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这时,奶奶拿出了一盘厚厚的润饼皮,端出了花生末拌白糖、生蒜末、香菜、煮熟的`红萝卜条、金灿灿的豆腐干……“咦,不是吃饼干吗,怎么都是一些菜呀?”我带着疑问去问奶奶。

  奶奶一边轻轻地摸着我的头,一边笑着说:“傻孩子,我现在就教你怎么吃润饼。”奶奶先拿一张薄薄的润饼皮平铺在桌面上,用勺子舀一勺花生白糖轻轻地洒在皮上,抓一把生蒜末放在皮面,然后放上绿油油香菜和红艳艳的熟红萝卜条,盖上黑色的紫菜煎和嫩绿的荷兰豆……,哇,红的、黄的、绿的、黑的、白的,颜色丰富多采,一看就能让人食欲大增。

  奶奶教我把润饼皮卷成卷,放在手心里。“润饼到底是什么滋味呢?”我迫不及待地大咬一口,哇,各种佐料的香味扑鼻而来,花生白糖、生蒜末、香菜的香与熟红萝卜条、紫菜煎和荷兰豆的甜混合在一起,香香甜甜的,好吃极了。吃完润饼,我的手沾满了粘稠的黄油,可我觉得这种自助餐式的吃法非常有趣。

  奶奶接着说:“以前有句俗话说‘洪濑润饼不过杨梅山’,意思是说你也可以投稿 ,在以前经济不好的年代里,别的地方是没有清明节吃润饼的习惯的,只有洪濑人才有。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不仅到处都能吃到,而且花样越来越多,佐料越来越好。你们这时代的人真幸福啊!

  是啊,我爱吃家乡的润饼,更爱勤劳致富的家乡人。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篇6

  年年逢清明,岁岁需祭祖。明代刘侗于奕正撰的《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线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以此观之,清明至,触目皆悲凉。

  有农谚语:十里不同俗。当然,必要的是到哪也少不了的。在我的家乡,清明祭祀分为家祭和外祭。各家长辈遇清明,必于之前就采购好所需的一切物品,清明至时,白天由自家最德高望重的长辈率男男女女携饭食、果品、纸钱、鞭炮、等祭祖之物上山扫墓。至坟前,各自分工明确,有的摆放饭食、果品;有的焚香烧纸钱;有的燃鞄除草添土,最后,一齐拜祖祈愿,井然有序,此为外祭。家祭则是晚间于家中祠堂中祭拜。古时称此举为“清明吊”。从行为可见:清明是中华人民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修行的好时节。

  除此之外,孩子们还有更多的活动可开展,孩子们最喜欢的`莫过于玩游戏了。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游戏经不断演变进化,形成了丰富多姿的民间游戏风俗。向我家乡,应村庄太过袖珍,放纸鸢这项游戏几乎已消失踪迹,村中小孩大多喜欢玩老鹰捉小鸡、翻花绳、石头剪子布、捉蜻蜓、吹羽毛、打水漂……吹羽毛游戏应现代技术的发展现已被吹泡泡所替代了,而男孩子最最喜爱的莫过于打水漂了,往往打完水漂就一个一个扑通一声跃进水中,河水的清凉之感瞬间传遍全身,到晚间,你就可以看到一个个家长拧着自家孩子耳朵回家的诙谐而又温馨的画面了。当然,孩子们的爱好并不会因此而泯灭,他们反而会把这些有趣的游戏发扬传播出去,所以,你现在不仅仅是只能在清明看到这些游戏的影子,它已经日常化了。

  对于素有“小酒厂”之称的家乡来说,饮一点小酒可谓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唐代白居易就曾曰:“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清明饮酒,追忆缅怀先人,不更具深情之心吗? 看来,清明之行意韵深长。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篇7

  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篇8

  清明,是中国农历24节气之一,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它是中国人祭奠祖先的日子。

  去年清明,大地笼罩在一片如烟如雾的细雨中,我看着连绵不断的雨丝,觉得这样的雨天留在家里,中午吃个火锅真的是太美妙了。可是父母却打破了我这个梦想,决定仍按原计划带我回老家去给外婆扫墓。

  清晨我们就出门,坐上火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妈妈的老家,妈妈小时候曾经在这里渡过一段欢乐的童年时光。出了站,看着川流不息的人流和拥挤的公交车,我心里默默地祈祷:千万不要坐公交车。我的祈祷果然灵验了,我们坐上出租车,车子奔驰在宽广平整的马路上,很快就到了村里。

  休息了一会,我们就去了村里的坟地,沿着一条清清的小溪,穿过一片油菜花地,就看到了一片墓地。一见到这片墓地,我愣了一下:这里虽然有树,但是不多,而且仿佛是为了映衬这里的严肃,这些树依然死气沉沉,丝毫没有春的生气,然而这却是这里唯一的生命。四周静悄悄的,连其他动物都没有发现。这里安静得让人感到恐怖,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这一切和外面的生机勃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去年秋季落下的枯叶一层层堆积在一条条错综复杂的壕沟里,形成一个个“陷阱”。我一不注意,踩在了落叶里,脚立刻陷下去了,特别是在这种地方,那种感觉就像死人的手把你使劲地往下拽,我“啊”地发出了杀猪一般的叫声,恐惧遍布了全身。一个个坟头被石碑护在身后,看着一块又一块石碑,我联想到这世上每天都有很多人,无论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生前是成功还是平淡,他们都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再也回不来了,我的外婆也是这样。在四年前的一天,她摔了一跤,就再也没爬起来。想到这里,心里酸溜溜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下来。

  爸爸妈妈拿出带来的祭品在外婆的坟前摆好,将纸钱烧起来。火,把我们的思念寄走了;火,把我们的关心带给了外婆。透过袅袅的青烟,我看到了外婆慈祥的面容,看到了外婆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看到了外婆带着我在公园里四处游玩。正是外婆,陪我度过了欢乐童年。外婆,我想你了,愿你在另一个世界过得舒心快乐!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篇9

  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篇10

  小时候,我是个十分淘气的小孩,常常缠着年满七旬的曾祖父玩耍。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很开心的,因为可以去祭祀,但祭祀不是我的目的地,祭祀后的宴席上的红包才是我的终极目标,嘻嘻!

  往往祭祀是最无聊的 ,但有了曾祖父的陪伴,便不再枯燥无味。有的年份,细雨绵绵,曾祖父必考我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的年份,天清气爽,他老人家就考我另一首古诗:“街头女儿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妖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天遍来禽一树花。”到了墓园,他也会考我另一首诗:“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我并不明白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只是朗朗背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每当此时,曾祖父就会高兴地说:“孙儿真乖,真聪明。”他对着自己的晚辈我的长辈们夸奖我,让我总成了大家伙关注的焦点。曾祖父大大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我十岁时,曾祖父就患了严重的`咳嗽,卧床不起。有一年清明节,他突然把我叫住,要我背清明古诗。他斜倚床前,眯缝着眼,头往后仰,静静等我开口。房间里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增加了好多个,连平日极少在家的父亲也来了。我隐隐觉得不妙,但还是有声有色地把诗吟诵了一番。曾祖父满意地点了点头,努力睁开眼睛,把我细细打量一番。父亲把我领了出来。

  不久,曾祖父病逝了。我才知道那是最严重的一次生病。曾祖父最后听我吟诵了他生前教我的三首清明诗,带着满足离开了人世。我后来也明白,在曾祖父的眼里,清明既是一个充满哀愁的节日,也是踏青赏游的好日子,更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

  今年清明节,我和父亲来到曾祖父的墓前,我高声朗诵着这三首古诗,告慰他老人家太平盛世,我们正诗意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