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

时间:2022-08-26 11:06:04 语文作文 我要投稿

【热门】语文作文锦集1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门】语文作文锦集10篇

语文作文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作。

  2.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

  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是生日时爸爸送的玩具熊,还是妈妈送的小白兔?是爷爷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的冬夜为你赶织的.毛衣?……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心爱之物”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心爱之物”吧。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2)

  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心爱之物)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心爱之物的外形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

  三、组织材料。(出示课件3,4)

  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感情。按要求准备。

  要求:

  (1)说一说它是什么。

  (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动人的故事。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5)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的章重点是写清心爱之物的样子、得到的过程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故事。怎样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呢?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描写心爱之物样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简要介绍得到它的过程;详细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设计: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

  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6)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六、小结:(出示课件7)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爱之物”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我的心爱之物

  心爱之物的外形

  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

  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

语文作文 篇2

  对我来说,如果做一件事没有自信心,再多努力也是白搭。

  仰卧起坐,几年前还是一个令我闻风丧胆、望而生畏的字眼。就别说及格了,那时候做到两位数就精疲力尽了。去年,这个项目出现在了体育监测的项目名单上。老师一公布这件事,我顿时就吓傻了。可是没有退路了,加强锻炼吧,能练一点是一点。

  这天晚上在家写完作业,我就在爸爸的帮助下做了一个自测,结果是:做三十个仰卧起坐需大约两分钟。这也许是一种耻辱。不过我记住了它,决心挑战自己的极限。

  此后,除非是作业写得很晚,否则都要锻炼。第一天我成功跨过及格线,欣喜若狂。记得还有一次,我做了二十多个还没有累!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说之前都是给发动机解冻,热车的话,这一次就是猛踩油门,发飙了。我欣喜若狂做了一个又一个越做越来劲,而当时40秒这个足以让全家人“吃鲸”的成绩,使我非常快乐,而这些快乐也被我转化为了信心与动力:上一次都可以做到这样,这次何尝不行呢?这种信心又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与飞跃,带来了更多快乐。我正是在这愉悦的心情中完成了一次次进步,直到考试前一天,虽然不够轻松得得心应手,但自信心的基石已经打下。

  “哔——”哨子吹响,仰卧起坐监测开始了。一、二、三、四……我轻松做到了第二十个。虽然是考试,但昨天锻炼时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你可以做到的`,加油!”“锻炼时都能做到,现在一定没问题!”伴随着脑海中一句句对自己的鼓励,我已冲破了四十五大关。最终,哨子响了。我瘫倒在垫子上,心中却满是喜悦。

  大半个学期的锻炼收到了成效,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到头来还是快乐帮了我的忙,快乐为我缓解压力;快乐为我带来信心;是快乐,在我挑战每一座山峰时,将我推向顶峰。

语文作文 篇3

  语文,我们时刻都在接触着,在学习着,可以说在出生就开始学语文,初二作文:语文学习真美好。但是,进入初中后,我觉得我的语文学习又上了一个台阶。因为在这一本本课本中,我感受到了更多的美好。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寻找“成长的足迹”;感受“情感的涟漪”;沐浴“科学的星光”;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品味“语言的魅力”。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有了更多的“说”。我们常常“对话”。我们与课文的'人物对话;与作者们对话;甚至与许许多多的英雄们对话。同时,我们有了更多的“看”,我们四处观望,我们眺望“大海”,感到那宽阔的美,感到了海洋带给人类的忧思;我们瞻仰“丰碑”,感到树立这一座座丰碑的艰辛,也感到了我们肩负的责任;我们“遥望星空”,感到星星闪烁的光芒,真想去探索那天空中的奥秘。

  我们是迎着“校园风”,哼着“四季歌”,怀着“山水情”在学习语文,你说,语文学习不美好吗?

  在语文学习中,是朱自清的“背影”,让我们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是冰心的“纸船”,让我们承受到了母爱的温馨;泰戈尔让我们“不记得母亲”,但永远记得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是巴金一次又一次地鼓励我们向理想迈进;普希金说:人生的奋斗方向是——敢与风浪搏斗;雨果说:要忠于职守,要履行做人之道;鲁迅告诉我们:童年是那样的欢乐;叶圣陶告诉我:写作的三个要点——联想丰富、抓住特点、善于观察;同样,叶文玲也告诉了我们写作的三个方法——要别出心裁、要有真情实感,广泛阅读做基础,初中二年级作文《初二作文:语文学习真美好》。

  看吧!在语文学习中,能与高尚的人对话,能与名作家交流,更重要的是能丰富自己头脑,难道语文学习不美好吗?

  在语文的学习中,我们能了解到这么多的知识,能体味到这么多的乐趣,能感受到这么多的美好,我真心地说一句——语文学习真美好!

语文作文 篇4

  我的语文老师是我非常喜欢的老师之一。

  去年,由于原来的语文老师有事请假了,语文课也不能一直拖着,所以,学校又为我们新调了一位老师。

  那天早晨,我们正在班里上自习课,忽然门“吱”的响了一声,全班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门口,一位陌生的女老师走了进来。这位老师个子不高,梳着一条马尾辫,辫子的两侧分别戴着一个粉红色的卡子,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面带微笑地看着我们。她和临时看管我们的幽老师小声地说了几句话,幽老师离开了,她,留了下来。我们个个脸上都充满了疑惑的表情,心里猜想到:莫非她就是我们新的语文老师?

  这个谜一直到晚自习才揭开。她慢慢走上讲台,站在讲桌前,右手拿起一根粉笔,一边作自我介绍,一边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了两个又大又工整的字“杨萍”,这就是她的名字。她笑眯眯地说:“大家可以称我为杨老师,今后,我们共同学习语文。”

  我们发现杨老师有两大特色:写字大,声音大。当我们奇怪地问老师为什么的.时候,她自豪地回答:“声音大,可以让同学们听得清;字大,可以让同学们看得清。我们的座位不是按个头高低排桌的,这样后面的同学既听得清,又看得见。”说完她开心地笑了。

  和杨老师相处了这么长的时间,她的教学方法也慢慢地影响着我们。她讲课时,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用手比划帮我们理解问题。当遇到我们听不懂的地方,她就会举出一个例子,配合动作,让我们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

  就拿我们今天上作文课为例吧!她站在讲桌前,一边比划着,一边和我们分析作文,讲到范文中“他总是习惯把手抡在空中,然后不住地点点儿……”杨老师立刻抬起手,用手指在空中点点儿,画圈儿,我们马上心领神会。

  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需要我们慢慢地去观察呀!

语文作文 篇5

  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至今已经十六年。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对教育对象——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明确的认识过程。其间遇到了不少问题,也存在许多困惑,这些促使我对教学实践不断地思考。

  第一次教《背影》这篇课文,我是按照很规范的教学模式进行的,介绍背景,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还特别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具体分析。例如:“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动词所包含的人物思想感情,这些动词如何用得好,不可替换等等。但是,学生学起来并不认为这篇名作精彩,讲到这段内容,学生还觉得很好玩,很可笑,甚至认为父亲给儿子买橘子这样的小事,实在不值一提。作为语文教师,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当作重要任务完成,精心设计,认真落实,学生却并不喜欢,他们没有真正领会到《背影》这篇文学名作的艺术魅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后来,我又两次教这篇课文,换了教法:我先谈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讲父母对我生活上思想上的关心帮助,特别是母亲在我插队、考大学、择业等重大问题上对我的支持和鼓励。然后由学生谈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谈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在这两次教学中,学生都非常激动,发言十分踊跃。更令人感动的是,两次都有学生含着热泪向大家讲述父母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故事。接着师生一起学习《背影》,学生的精神状态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不但不笑,而且连让学生表演父亲爬上月台的吃力动作,都非常投入。在这样特别的情境之中,师生一起认真体味、分析了文章的语言,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达到了一种融和。

  我曾经把大量精力放在研究教材、教法上,放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因为我最关注的是学科能力。然而,《背影》一课的两种教法所带来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给我的触动很大。我问自己,我在教学中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教师把学生仅仅看作学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课,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思想、情感、心理、个性等或是被忽略,或是被置于次要地位。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甚至是以听代思的学习。师生双方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主宰一切,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缺乏“人”的互爱与互信,缺乏民主的、融洽的教育气氛。但是今天,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经迫使教师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看待学生。教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这样对待学生,似乎已经不可能。现代社会更注重的是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人,要确认学生作为“人”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以往教学理论和实践所看到的诸如教材、教法、作业、分数等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学生的认知活动(学习活动),绝不仅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绝不仅仅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活动,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有行为的人全身心都参与和投入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其次才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才是教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学生的认知活动也只有在首先成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活动的时候,才能够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正像前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儿童单靠动脑,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反思自己教《背影》一课的得与失,第二种教法之所以成功,绝不仅仅是引学生入境、激发学习兴趣的问题,而是把学生首先作为一个“人”来进行语文教学。虽然表面看来,学生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所学语言文字没有直接联系,然而学生在动情之后,他和父母的生活经历、他对父母的感受认识——这些他生命中宝贵的、活生生的个性体验都被调动了出来,同他学习语言的认知活动融会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时候,学生已经不是单纯在学习语言文字,学习和他没有关系的人的文章;而是伴随独特的、具有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再一次地体验自身的经历和情感。学生的学习被融入体验自身的经历和情感的过程之中,成为学生自身生命的一部分,学生怎能不爱学呢?又怎能不印象深刻呢?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使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语言文字,而呈现出开放的状态。凡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有利于学习语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因素,包括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情感心理等因素,都应进入教师的视线之内,并被有机、巧妙地贯穿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活动之中,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契机或材料。于是语文课不再是如学生所说的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如一日不变的、单一的文章阅读课,也不再是令学生厌烦的`、枯燥乏味的语言分析课,而是丰富生动、充满活力的语文课。

  新的学生观使我能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把握和调控。例如:过去我们语文课搞口头作文或说话训练,深受学生的欢迎。但以前由于认识不明确,特别是因为中考、高考都不考,具体操作的时候,随意性较大,时间一紧就被挤掉。有了明确的学生观,我在教学中,不再只看到学生的眼前利益,而是更重视学生的长远利益,重视学生的“人”的发展。所以,我教初中时坚持开这个课,两周用一节课来进行。教高中时,从高一到高二,仍然坚持开这个课,

  每节课用5—10分钟进行,起名为“生活交流”。目的不仅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生活,积极思考,学会用心灵、用真诚与人交流和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不少学生的“生活交流”不是一个人完成,常常是带动几个人一起完成。每节课都有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感受说给大家听,或谈古论今,指点江山,或鉴赏时文,评论名人,深受学生欢迎。

  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我先让两个学生介绍陶渊明,讲陶渊明的诗,然后师生再一起学习《归园田居》等作品。我认为学生不仅应该了解陶渊明诗歌真实、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更应该了解陶渊明这个人是如何地率真、自然,了解陶渊明其人与其诗是怎样紧密完美的结合,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自屈原之后以自己的品格来构成艺术形象的少数诗人之一。这些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诗句拓展出去的内容,正是以其光彩的“人”的魅力,深深打动了作为“人”的学生的心灵,吸引他们去读诗,去背诗,去体味诗。

  当然,这并不是要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或单纯的文学课,而是在首先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全身心地参与和投入中充满激情地学习语言,学好语言。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然要着眼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能动、创造的学习,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作为“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机械、被动的学习,因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必然是在学生主观意志的作用下才可能实现。教师必须清醒地看到,教师的精彩讲解、深入启发,都只有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我需要的时候,才能使学生开始学习过程。因此,教师不管教什么内容,都必须在“转化”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把教师的教最终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行动。这样,我在处理教材、研究教法等方面,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着眼点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上:学生是不是在进行自主的、有创造性的学习,学生的潜能是不是得到发挥,学生的个性是不是得到展示,学生的价值能不能得到实现。例如:讲《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课文,过去我采用教师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回答,逐段分析理解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带着学生学。现在再教这篇课文,则先由学生自学并提出问题,然后全班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小组进行研究,最后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可以有不同看法,允许保留意见。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个人研读、集体讨论、教师点拨相结合,为学生的自主式探究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很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效果。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在课堂上形成以人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接受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学生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身心处于和谐自由状态,才会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地想像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初一的语文起始课,我不是讲学习的内容、要求和安排等,而是以训练学生说话为突破口,用答记者问的形式上课,学生问(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回答。学生的情绪十分高涨。我的年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志向等等都是他们关注的话题,就连我的星座、属相,甚至我的先生、孩子,他们都表示出强烈的好奇。在这些有趣而广泛的问答中,在宽松、和谐、自由、热烈的气氛中,师生初次见面的陌生感、距离感消除了,师生的心贴近了。我用自己的真实经历、真诚话语和真挚感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真人、真心、真情,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关爱。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交谈,如何与年长者对话,而且还有了这样一个观念:学生和老师作为“人”都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任何问题。

  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同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始终不能忘记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学生在思想上犯了错误、学习上遇到困难、心理上有了麻烦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能洞悉这一切,并且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帮助。这种帮助,不是教训式的,不是命令式的,也不是恩赐式的,而是在平等、真诚、尊重的前提下,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和帮助,知识的引导和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理解。

  教育观的核心是学生观,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时代发展对每个教师提出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改变传统的学生观,不再把语文教学仅仅看作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简单过程,而更将之视为滋润学生心灵的过程,这是教育的发展为语文教师已经明确了的。以人教人,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我愿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去探索追求。

语文作文 篇6

  长期以来,河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而作文中占60分,占尽了语文分值的“半壁江山”。有校园民谣曾写道: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这三点更甚。特别是作文教学,成了中职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谈作色变”,老师看作文也是头疼之极。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因此,直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文难”的困境,分析其原因,探讨其突围的路径,显得尤为必要。

  一、困境及原因分析

  每次作文,布置过程中,学生是抗拒的,“老师,别写了”是他们的哀求;收作文,是难的,需要科代表一催再催;老师批阅时,是苦恼的:看到的是辞不达意,文不成句,结构松散,语言苍白。一部分同学,写文章刚开始,寥寥几笔便煞了尾。中职学生的作文呈现出懒洋洋的状态,毫无激情可言。学生的写作,到底难在哪里,卡在何处,怕在何方?作文一名职校老师,我一直在思考探索。

  主观上,是学生思维的懒惰。他们是“怕”写作文的。百度上给出了“怕”的哲学解释———害怕来自心理的恐惧,恐惧却是来自人们对事物的无知。所以,害怕是人面对自己的无知的恐惧。从字面趣解,“怕”是一个形声字,从心从白,心里空白,便会害怕。作文以立意为上。写作是思维的外现,所以“怕”折射出了学生思想的苍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足,阅历浅,视野窄,经验少;另一方面遇到问题不做深入思考,不肯深入探究,没有耐心,缺乏耐性。所以致使写作时不知如何立意,不知如何构思,没有动笔写作就紧张、失望,产生畏难情绪,抗拒心理。时日长久,就必然使他们产生自卑感,产生惰性并形成恶性循环,越来越不会写作文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客观上,他们是被老师“被遗忘的角落”。首先进入职校的学生,文化课分数低,是被普高拒之门外的。他们大多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的构成中他们多被定义为学困生或双差生。可想而知,在初中学习上得不到老师的关怀和帮助,得不到老师的赞许与承认,处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学生的写作学习积极性是必然受到压抑的。因此,每当作文时,有的学生是敷衍了事,有的干脆弃不写。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进入中等职业中学后的“作文难”的现象。再有训练的多少和训练方法的适度与否也都直接关涉着学生写作的兴趣的有无,作文质量的优劣。还有职中课本,三年三本书,共78篇课文,没有相应的课外读本,也是他们阅读贫乏的原因。

  二、突围路径探究

  (一)关注心理,以赏识润泽其心灵培养其习惯

  美国作家安?拉莫特在《关于写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中说:“三十年前,我的哥哥十岁,第二天得交一篇鸟类报告。虽然他之前有三个月的时间写这份作业,却一直没有进展。当时他坐在餐桌前,周围散置着作业簿、铅笔和一本本未打开的鸟类书籍。面对眼前的艰巨任务,他不知如何着手,简直快哭出来了。后来身为作家的父亲在他身旁坐下,把手放在他肩上说:‘一只鸟接着一只鸟,伙伴。只要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按部就班地写。”

  这是作者给初学写作者关于写作心态的一个建议。别急,一只鸟接着一只鸟,一个字接着一个字,写作便是如此,按部就班地写。“坐下来,试着在每天差不多固定的时间坐在书桌前。这是训练自己的潜意识动起来的方法。”学生也是如此。学生开始写的时候,是困难的,是畏惧的,作为老师,我们也需要有耐心。告诉他们敢写、开始写便是进步呢。当然,下一步还要告诉学生坚持才会越写越好。滴水穿石,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学生能否坚持下去,取决于师生双方。

  (二)重视积累,以阅读增广其知识拓展其视野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中,“米”是素材,是学识,是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而学生作文的“米”从何来?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千曲”“千剑”强调了一个量的积累。对学生来说,素材从观察中来,从阅读中来,只有勤观察,多阅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可写点”,才能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也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厚积薄发”更强调了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只有积累多了,有了一定的感悟,才能有东西可输出。

  当然,“食材”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节,黛玉告诉香菱:“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王维、杜甫、李白都是大家名家,所以,学生阅读的过程,也要读名家,读名著,才不致走弯路,积累的`“食材”才优,才精。

  (三)注重训练,以范文引导其结构丰富其语言

  作文的训练其实是“道”的训练和“术”的训练;是思维模式的训练和结构模式的训练。

  “道”的训练是先训练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只有有心,才可能具有发现的慧眼。做有心人,要有善感的心灵,悲悯的情怀;要善于观察生活,有心得随时记录。要观察身边熟悉的人,也要观察陌生人;学习古人,学习今人。我的作文训练便从身边写起,写身边的牛人,也身边的小人物;写身边最美的人,也写身边最美的事、最美的景。如何写好,更在于学生思考的深度。

  “术”的训练在技巧。对职中生,要选取那些简洁而又可行的方法。比如对学生记叙文结构的训练,我选取了线性结构和块状结构的的模式,让学生有本可依,有据可抓。议论文也是三四种模式为重点反复练习。

  学生“食材”有了,“柴”有了,要做成饭,做成美味的饭,还得自己动手,多做,勤做,在做中改进。叶圣陶先生强调,“必须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所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作文方法的指导,更要明确写作要求、评分标准,教会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只有一步步反复练习,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不断上升。

语文作文 篇7

  李老师教我们语文,他中等身材,胖胖的,加上他那鹰钩鼻,活像笑星李金斗。并且,李老师说话也像李金斗那样幽默,他上课从不对人发火,让同学们在笑声中懂得知识。

  记得有一次,李老师教我们写信的格式。他说:“信写好之后,一定要加上一两句祝福语,适当就行。比如你们给我写信,祝我天天发财,这就不对了。我是一名教师,天天上课,怎么会天天发财呢?”大家听了,会意地笑了笑。接着,李老师又说道:“祝福语要适当,.如果太多可就累赘了。”说着,只见他一只手敬礼,并且弯下腰鞠起躬来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接着李老师不动声色地说:“如果写了太多祝福语的话……”话还没说完,就看他一只手敬礼,另一只手作揖,还鞠着躬,大家笑得直揉肚子,我也笑得前仰后合。

  或许你会觉得李老师上课太自由了,但是我们都喜欢听,因为他的话风趣幽默,让许多知识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李老师处理事情也不一样,班级里犯错误的同学站到他跟前,他会让你很快地意识到错误并虚心改正。记得有一次,我们进行月考,那次我发挥得不错。而在之后的几天里,我总是趾高气扬的',上课编织毛线小手套。终于有一天,被李老师发现了,他走过来,把我的小手套放在他的口袋里,看着我说:“你下课来找我。”就继续讲课了。

  下了课,自知理亏的我硬着头皮走进他的办公室,李老师坐在椅子上说:“快请进,未来的小能手!”看着李老师那认真样,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到了他跟前,我十分惭愧地低下头,可李老师并没有说我,而是问我“臭”字怎么写。我赶紧说道:“臭是自大一点儿。”“对!”李老师肯定地说。接着,他又语重心长地说:“反过来,自大一点儿就是臭啊!”我听了又差点儿笑起来,可心里更加惭愧了。但是,我又不禁佩服起李老师幽默的口才来。

  每次想到李老师的言行我都想笑,可现在笑不起来了,因为我就要毕业了,以后也就不能经常听到李老师的话语了。在这儿,我想深情地对李老师说一声:李老师,我爱您!

语文作文 篇8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我都上六年级了,在过去五年多的时间里,我和我的语文老师之间发生了许多故事,但那一件事情却使我永生难忘。

  那次,老师正在上课,我却被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吸引了。我痴迷地望着窗外的春雨冲刷树叶上的灰尘,滋润着棵棵小草,使树叶和小草变得更加翠绿、干净。我心想,要是我是那小草多好啊,受着春雨的滋润和洗刷,还能不停地向上生长,多舒服呀!突然,老师讲课的声音戛然而止,我猛然回过神来,发现老师那严肃的目光竟看着我,我顿时愧疚极了,感觉很对不起老师,便低下头,准备听老师的批评。可谁知道老师却当什么都不知道,继续讲她的'课,我愣住了,但我怕再被老师批评,只好认真听讲。

  下课了,我继续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一会儿,我终于明白了:老师这不就是无声的批评吗?这样既不影响到上课,又维护了我的自尊心,岂不是一举两得?反过来想一想:老师为了我上课不开小差,又为了我的自尊心,真是煞费苦心啊。

  这次,我再次看向窗外,发现雨虽然小了下,但小草却好像长高了不少,我又明白了:老师不就是春雨,我们不就是小草吗?我们在老师无微不至地精心照顾下,健康、茁壮地成长,向上向上再向上吗?春风化雨,老师无私奉献地照顾我们,滋养我们,不求回报,而我们又报答了老师多少呢?我连老师讲课都开小差,不尊重老师,还怎么报答老师呢?

  现在,雨依然淅淅沥沥地下着,也使我充满了上课开小差时的愧疚。这一次的教训刻骨铭心,也让我永生难忘!

语文作文 篇9

  说起我崇拜的人,可不是如繁星点点,只有一位,那就是我们班的班主任梁老师。

  梁老师她时而幽默风趣,时又要求严格,还有时和蔼可亲,她这种性格让全班的同学喜欢上了她。

  就先说说她的幽默风趣吧。

  梁老师上课可不像其他老师一样古板,在她的课堂上常常传出阵阵笑声。这不,他正在给一群无精打采的学生们上课呢。这时,一直小蜜蜂飞了进来,它东飞飞,西飞飞,一会儿飞到小强同学的头上去,一会儿又飞到小城头上去。此时,老师想出了一个笑话,便扯着嗓门说:“你们看见那只小蜜蜂了没有?这是我请来教训你们不好好听课的',刚才你们无精打采时,我就趁机打电话给它了,请它来教训你们。谁敢再无精打采它就蛰谁。”同学们听到老师说的话,个个笑的人仰马翻。同学们也都打起精神来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了。而那只被梁老师“请”来的小蜜蜂可能是因为同学们都认真听课而找不到人蛰而悄悄的飞回家了吧。

  梁老师时而幽默风趣,有时又要求严格。

  一次在写生字时,我因为太马虎了,不小心把“涧”字写错了,怎么个错法呢?就是把“横折钩”写成了“横折”。老师真是火眼金睛,我就在心里想。但我转念又想,如果老师不提醒我“涧字”写错了,那在考场上可是无情的呀,那如果不写正确就白白丢分了啊。想到这,我对梁老师更加敬佩了。

  梁老师,我不仅喜欢您,喜欢您的幽默风趣,更崇拜您的工作负责。

语文作文 篇10

  书是一叶扁舟,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书是一盏明灯,为我们驱除求知路上的黑暗;书是一位良师益友,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界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倒背如流。有句名言说得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爱书,从能认识字的第一天起,我就对书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尤其对语文课本更是情有独钟。

  语文课本是一位热情的.导游,让我足不出户就游览到祖国的万水千山、众多的名胜古迹,也可以欣赏自然风光。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界的伟大奇迹,还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其雄姿和壮美吸引着中外游客。每当我读起这篇课文时,一股民族的豪情就会油然而生。

  语文课本是一位睿智的老人,让我们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你看,在《狼和小羊》那一课,那只凶狠可恶的狼简直就是无理取闹,以各种理由要吃掉小羊。小羊啊,你好可怜啊!我终于知道了:对待凶狠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语文课本就像一位解说员,给我介绍了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惊天动地的壮举、科学家百折不挠的钻研精神和革命领袖的高风亮节、博大胸怀。

  在《一个降落伞包》的那一课中,周总理和几个同志带小扬眉看她即将出狱的父亲——叶挺将军。可飞机出事故了,别人都有降落伞包,只有小扬眉没有,她急得大哭起来,周总理安慰小扬眉不要哭,立即把自己的伞包送给小扬眉。周总理那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精神使我感动,值得我学习。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转眼就过去了四个春秋,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紧心潮起伏。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诉说不出我对语文课本——你的感激。我永远不会忘记是你把知识源源不断地传送给我们。

【语文作文】相关文章:

语文的作文11-09

语文作文09-29

语文作文的09-12

语文作文06-18

语文的美作文03-03

语文与我作文03-04

语文期中作文03-03

生活的语文作文03-03

品味语文作文03-03

语文世界作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