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作文

时间:2023-11-14 10:32:03 语文作文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作文10篇[必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语文作文10篇[必备]

三年级语文作文 篇1

  习作 1

  第一课时

  一、观察画面,学习例文

  1. 仔细观察四幅图,说说他的四要素。

  2. 分图简洁说说图的意思。

  (1)妈妈给小建买了一件棉衣。

  (2)一棵小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3)小建和小华为小树捆稻草。

  (4)小树也穿上了"棉衣"。

  3.师生共同观察第二幅图上的景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叙述图上场景的顺序。

  (1)要交代小树所在的地方。

  (2)要描写小树在寒风中的样子。

  (3)想象小华对小建说了些什么。

  4.引导学生看图口述。

  5.阅读全文。

  6.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样的方法仔细观察下面四幅图,也请大家练习写一件事。

  二、观察图面,运用要点,分图口述

  1.观察四幅图,说说这四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这件事加个题目。

  2.观察第一幅图。

  说说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说说小明这时的样子。

  3.观察二、三两幅图。

  这时小猴和小熊到了什么地方?他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注意二、三幅图之间的语言连贯。(提示难点)

  4.观察第四幅图。

  5.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观察另4幅图,练习说说。

  三、明确要求

  1、 读习作要求。

  2、 讨论,任选一组写一篇作文,也可以自己找几幅连贯的图写。

  四、打草稿。

  五、多读修改。

  六、认真誊写。

  教后记:

  习作2

  教学目标

  1、 提起手中的画笔,为同学,老师,家长画张像,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

  2、 介绍画中的人物,用文字为别人画张像,写一写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3、 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重点介绍自己画中的人物,写出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2、 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

  1、 学生自己准备水彩笔和白纸。

  2、 投影仪。

  教学过程

  1、 课前请一位同学离开教室。

  2、 找一找,我们班级少了谁?

  3、 如果让你通过报纸来寻找他,你应该怎么办?(画像,把他的外貌描述出来)

  二.画像指导

  1、你们看,这是武建设的画像,谁来说说他的外貌?

  2、根据这幅画像,你能知道武建设有什么爱好吗?(这 也是他的特点)

  3、我们在画像的时候,要把人物的特点画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谁)

  4、 学生画像。

  三.例文引路

  1、 小作者怎么介绍武建设的这些特征的?我们看看这位同学的作文。

  2、 指名译名读例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小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武建设同学的特点?

  3、 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介绍画像中的这个人,可以写他的外貌,也可以写他的性格和爱好,但是,必须够抓住任务的特点。

  5、学生分别练习说自己画像中的人物。

  6、集体交流

  7、指导:为抓住人物的特点,在介绍他的性格和爱好是,可以举一两个例子。

  四. 学生习作

  1、明确要求,向大家介绍人物是,要抓住他的特点,写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也可以举一两个例子,语句要通顺。

  2.习作顺序,先介绍他的外貌,再写他的性格 ,爱好。每写一部分用一个自然段,条理要清楚。

  3.练习写稿子,修改,誊写。

  教后记:

  习作三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顺序抓住重点把在观察所见景物写出来的。

  2、借助“例文”的提示,领会写发现一要新,二要细。

  3、按照“作业”要求,从观察到的景物中,选择两三次,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借助例文,让学生领会写发现不但要新、细,还要注意按顺序抓住重点观察所见到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启发交流,导入新课

  1、 交流平时生活中新发现的情况。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小草中的发现

  二、揭示要求,明确目标

  1、出示要求,思考: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小作者是怎样描写自己的发现的?

  三、学习例文,总结写法

  1、指名读,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新发现?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默读,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把发现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3、小结:这篇例文通过小作者细致的描写小作者又抓住了“新”这个重点,使文章变得具体、生动、有趣。所以,要写好这次作文,我们必须做到:细观察,抓重点。(板书)

  四、迁移写法,循序练习

  1、 启发谈话:

  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同学们都是有心人,在生活中,你们曾有过哪些发现呢?想一想你的发现,把它有重点地回忆回忆。

  2、口述。

  ①自由练说。

  ②同桌互说

  ③指名说

  ④师生共同评议

  3、练写。

  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作文配图。

  五、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宗旨: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

  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

  1、 改病句。

  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 添词句。

  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六、誊写习作

  教后记:

  习作4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乌鸦反哺》,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

  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

  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请几名同学进行对话情境表演,提供写作训练材料。

  3、听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读懂例文,讨论明法。

  一、激趣导入

  1、(投影映示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W”旁边的那幅插图)

  提问:同学们,这幅图你们在哪儿见过?图上画了什么?

  2、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乌鸦们渐渐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们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妈妈的呢?老师请大家读一篇短文《乌鸦反哺》。

  二、初读例文

  1、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

  (1)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什么叫“乌鸦反哺”?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这篇短文写“我”和妈妈看到乌鸦反哺时两个人的谈话,又叫对话,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板书:写对话)

  三、讨论明法

  1、过渡:应该怎样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例文是怎样写的。

  2、再读例文,结合书上的分析,明确写法。

  (1)学生再读例文,思考:“我”和妈妈在树林中说了些什么话?

  (2)讨论交流。

  (3)哪些话是“我”说的,哪些话是妈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①学生讨论,点名回答。

  ②小结:写对话要写清楚是谁说的,说了什么。

  (4)①对话中写清楚是谁说的这部分叫做“提示语”,请大家看“我”和妈妈这几句对话,用“~~~”画出提示语,看看它们的位置一样吗?

  ②为了使文章显得更活泼、不呆板,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变化,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还有的放在中间呢!有的情况下,提示语也可以省略。这时,一个人说的话就写一段。我们这次作文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提示语在前面和在后面这两种方法。

  ③过渡: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什么?

  ④小结: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人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写对话时既要写清是谁说的,说了什么,还要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这样才具体、生动、形象。

  (5)结合书上的分析,总结写法(板书)。

  ①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

  ②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教后记:

  第二课时

  目标:迁移仿作,练习说、写。

  一迁移仿作

  1、辅助练习。

  (1)情境一。

  指名一名同学演示动作:欢蹦着走进教室,同时说:“我们班在广播操比赛中得第一名啦!”训练学生说一句描写人物说话时语气、神态、动作的句子。要求学生们仔细观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情境二。

  老师和一名学生表演对话,要求学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模仿作文。

  (1)明确习作要求。

  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初步掌握了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小品,练习写一段对话,请同学们注意听清说话人说了什么,又是怎样说的。

  (2)课堂小品表演。

  (3)同桌互相讨论:小品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

  (4)播放小品的录音,再现情境,帮助学生弄清说了些什么。学生边说边回忆人物是怎样说话的。

  (5)投影映示句子,学生练习说话。

  同桌互说、指名说,然后评议。

  (6)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清楚。

  同桌互说、指名说,然后评议。

  (7)同学们,刚才你们看了小品表演,根据小品提供的材料说了一篇作文,把事情说得很清楚,着重抓住了人物之间的对话,下面,我们试着给这篇作文起个题目。

  指名说。

  (8)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9)评议修改。

  写对话

  说的什么 谁说的

  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气

  习作5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2、通过讨论交流,明确训练要求。

  3、根据书中的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介绍端午节的小短文。

  教学重难点:把书中提供的相关资料,合理利用,重新组织,写成介绍端午节的小短文。

  教学准备:端午节的活动录像。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能说说我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吗?这些节日分别有哪些习俗呢?

  再过几天,你们知道什么节日要到了吗?

  是呀,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端午节。

  二、 阅读资料,了解端午节。

  1、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和传说可多了,你知道哪些呢?

  2、 学生介绍已有的相关知识。

  3、 有为名叫胡瑞芝的小朋友找来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的读一读吧。

  4、 学生阅读资料。

  5、 指名朗读每一条资料,及时补充、丰富资料的内容,使学生清楚明白。

  6、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呢?鼓励学生谈出独特的习俗。

  三、 讨论写法

  1、 阅读课后习作指导,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1) 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2) 介绍端午节的风俗

  2、 指导写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这一天最主要的风俗是赛龙舟和吃粽子了,可你们知道:

  (1) 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要赛龙舟吗?

  (2) 你见过那种场面吗?

  (3) 人们除了赛龙舟,还会干什么呢?

  3、 指名说说人们赛龙舟、吃粽子的原因。

  4、 点评。

  四、当堂习作

  五、 作文反馈

  1、 表扬习作较好的同学

  2、 讨论出现的问题

  六、修改习作

  1、 对照自己习作试改

  2、 指名交流

  3、组内交流、互评,师巡视

  教后记

  习作6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2.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

  3.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例文,学习方法

  1.夏志成同学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

  2.指名读例文,思考:夏志成同学是怎样写这篇稿子的?

  3.讨论交流

  ⑴小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用一两句把引起自己关注的事情交代清楚,并表明了自己态度。

  ⑵通过小作者具体说明“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除害飞行家’”的事例,让学生知道,习作时,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就要把搜集到的与平时积累的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进行选择、整理,有条理地写下来,要注意用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来说话。

  ⑶结尾归纳了小作者的看法,发出呼吁,呼应了开头,使文章更加完整、紧凑。

  二.明确要求,完成写作。

  1.齐读本次习作要求。

  2.回忆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哪些事情特别能引起自己的关注。

  3.讨论交流。

  4.拟定题目,模仿例文进行写作,师巡视。

  5.指名读,讨论交流,评议。

  三、认真完成作文草稿。

  四、修改草稿,多读。

  五、誊写,书写工整。

  教学后记:

  习作7

  教学要求:

  1.能掌握日记的格式,并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2.能知道日记的内容比较广泛。

  3.能了解这则日记的内容及叙述顺序。

  4.能按要求写一则简单的日记,特别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难点:选择日记的题材。

  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的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弄清日记的格式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所学的日记的格式吗?

  2.指名学生回答。

  3.我们不妨再看看例文的格式。

  4.师生小结:第一行正中要写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行空两格写正文。

  二、使学生明白日记的内容

  1.观察插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做什么?

  2.阅读例文,想想:这则日记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3.朗读书上的分析部分,说说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4.帮助学生从作者写“吃桃子”这件小事,明白日记的内容十

  分广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三、引学生了解日记的选材

  1.设疑:既然日记的内容十分广泛都要写呢?

  2.学生同桌讨论,交换意见。是不是不加选择,件件事

  3.教师不忙下结论,要求学生默读例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吃桃子”这件事。

  4.师生交流,共同小结:选择的材料要有意义,不应该胡编乱造。

  5.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的事,哪些应该写,哪些不应该写,哪些不值得写,并谈谈自己准备选择其中的哪一件写下来。

  四、 引导学生掌握叙述的顺序

  1、再读例文,看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还写了什么?

  2.学生朗读例文,讨论交流。

  3、例文告诉我们,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必须掌握叙述的顺序: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4.学生拟写作文提纲,同桌交流。

  5.自己准备写一件什么事?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6.教师评议,鼓励长处,指出不足。

  7.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所要写的事情。

  8.指名交流。

  9.学生下笔作文,教师巡视辅导。

  五、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教师或学生讲一些中外著名作家勤写日记的小故事。

  2、师生共谈写日记的好处:帮助积累材料,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观察事物、分析思考的能力等等。

  1、 号召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让学生谈谈今后将如何写日记。

  教学后记:

  习作8《编童话》

  教学目标:

  1、 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 编一个童话故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和挑食的害处叙述清楚。

  3、 让学生从小养成不挑食和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读懂例文,学会编一个童话故事,叙述要清楚。

  课前准备:

  1, 课前阅读童话故事

  2, 调查了解一年级或本班同学有多少人偏食,他们喜欢,不喜欢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3, 从课外书上查阅或向医生请教偏食的害处。

  4、教学电子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同学们知道饭前不洗手有什么害处吗?

  2, 一年级有几个小朋友不讲卫生,饭前便后不洗手,你准备怎样教育他?

  (编一个童话故事)

  3, 耿新华同学已经把故事编好了,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读这个童话故事。

  二 学习例文

  1, 引导构思:如果你写这个童话故事,你准备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怎样不讲卫生,不讲卫生的害处。)

  2, 初读例文,要求读通例文,读懂大意。

  3, 引导学生说说例文的大意。

  (1) 指名读例文

  (2) 说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4, 组织学生讨论

  (1) 这个故事有没有把不讲卫生的害处讲清楚?怎样讲清楚的?

  (2) 你认为哪些地方写的好?

  5, 总结:同学们,耿新华同学在写这篇童话时,先确定好自己写作的主题――讲卫生,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小花猫怎样不讲卫生和不讲卫生的害处两个方面来写,全文条理清晰、语句通顺。今天,也让我们来排一个养成良好习惯的童话故事吧!

  三 按要求,编童话故事

  1, 在你们的生活中,大家都会有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呢?书上就有几幅图,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 图上都说了哪几种不好的习惯呢?(写字姿势、爱吃甜食、挑食)

  3, 你准备写哪一幅图,又准备怎样写呢?

  以第三幅图为例

  1) 过课前调查,你发现谁偏食?他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指名说说)

  2) 偏食有什么害处?你从课外书上或医生哪儿了解到了什么?(讨论,交流)

  3) 引导构思:你的童话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偏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后来他是怎么做的?

  4) 学生自行构思

  5) 交流,评议

  4, 第一、二幅的写作指导同理。

  四 学生写稿(其中书面习作1课时)

  板书设计:

  习作八 肚子再也不疼了

  小花猫不讲卫生

  怎样不讲卫生的

  不讲卫生的害处

  教后记:

三年级语文作文 篇2

  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书有格林童话三国演义谜语书等等·但是我最喜欢语文书,因为里面有很多知识,有文学知识有好文章。还有词句。

  语文书的封面很漂亮,语文书的最上端写着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初审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两行小字下面:‘‘写着语文两字。’’语文下面写着‘‘三年,上册。’’封面下半部分,是一副秋景图。上面有两个学生,小女孩,有一双大大的黑眼睛水汪汪的。笑眯眯,小女孩用双手接树上落下来的叶子。小男孩在画秋景。小男孩画画得很好,都把小松鼠吸引住了,小松鼠在欣赏小男孩画的画。画下面有一句话,是长春出版社。书脊写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上册,长春出版社。封底的左上角写这责任编辑吴尧。齐秀娟,封面设计,庄宝仁。正中间的圆圈里还里封面的'那副秋景图。右下面有一个条型码和价格是6。56元打开书,看见目录里,共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秋天来了。第二单元是汉字家园。第三单元,是童趣,第四单元是美丽的乡村,第五单元是电子时代,第六单元是海的故事,第七单元是山中行,第八单元是我爱我的祖国,第九单元是人类的朋友,第十单元是书趣,第11单元是奇思妙想。

  书后的生字表个个会读会写还会组词。这就是我的语文书,内容多丰富呀!我能不喜欢我的语文书吗?

三年级语文作文 篇3

  黄山,以雄奇壮丽驰名世界,多少人想去登临浏览啊!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跟妈妈一起去浏览,多令人兴奋啊!

  一进黄山,我简直不知看什么好了。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的瀑布。它像一条银色绸带,从云里抖落下来,夹带着哗哗的水声,急流奔腾,气势雄伟,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顺着山沟蜿蜒而流,成了温顺柔和的泉水。那泉水真清,水底沙石清晰可见,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去。呵,冰凉冰凉的,真比吃了冰棒还痛快!

  我爬过上海长风公园的铁臂山,可没见过黄山这样陡峭的峰峦!黄山真高啊,一个个山峰直插云端,不见绝顶,铁臂山和它相比只能算是一个小土堆了!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罗列,引人入胜!黄山真险啊,险要的山道非得拉着铁索,才能爬上去。

  最险的要数"鲫鱼背"这是在两个山峰间架超的天桥,高达1800米,两面悬空,低头向下一望,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登上"天都峰"的人,回头一望,都会发出惊呼:"好险啊!"

  黄山的云海又是另一番景致。近看,它像层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大风吹过,雾气飘散,种种奇妙景象又忽然展现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高处看,就像一波涛滚滚的大海,一座座峻岭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时隐时现在云雾之中,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黄山,美丽奇妙、雄伟壮丽的黄山,我爱你!我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永远忘不了你!

三年级语文作文 篇4

  冬爷爷的脚步走远了,春姑娘慢慢地走来了。

  不知怎么回事?突然春姑娘哭了。下起了一阵春雨,春雨像一根根绣花针一样,徐徐地落下来,像白色的大雾笼罩的大地,落在大地妈妈的怀里,滋润万物。

  雨停了,我来到了山间,枝上的叶子像一个个绿宝石,山上的杜鹃花为山化了红色的妆,把山上都映上了红色。山上的竹林里有又细又长的竹子,又粗又壮的竹笋破土而出,它们好像在比谁最高,谁最胖。百灵鸟在山间歌唱,仿佛为它们加油助威呢!

  春天山间是迷人的,而公园更加美丽。公园里的.桃花已开了,非常美丽。蝴蝶在上面不停地跳舞,蜜蜂一会儿在那朵花里跳舞,一会儿在这朵花里打滚。放眼一望,咦?怎么那边树上有一片雪,走进一看,原来是雪白的梨花开满枝头。湖边的柳树好像在梳头发,也好像在用柳条给湖水挠痒痒。

  田野里,油菜花在阳光中像金子一样闪光;紫云英花像一个个小眼睛,也像一颗颗小星星。燕子像一个大忙人,不停地飞翔,一会儿衔泥,一会儿唱歌。水里的小蝌蚪,有的长出了后腿和前腿,有的长出了后腿,还有的没长出腿,它们三五成群的在玩游戏。

  广场上、大街上,人们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如果把眼前的景物比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啊!春天多迷人呀,我爱你!

三年级语文作文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使学生学会倾听,养成尊重别人的良好习惯。

  4、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

  1、讲好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有条理地表达意思,能正确地评议别人的发言.

  3、在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学情分析

  孩子眼中的春天是独特的.,他们应该很乐于和别人交流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春天,但在写作方面,学生有种害怕的情绪在里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春天。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就是:春天来了(板书课题)

  二、指导写作方法。

  说到春天,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呢?(学生回答)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欣赏春天的图片,感受春天的美丽。

  1、出示一位同学写的《春天来了》,全班学生齐读。

  2、学生评价这位同学写得怎么样。

  3、出示另一篇《春天来了》,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生再次评价。

  4、师生共同分析第二位同学写得好在哪里。

  5、老师小结写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合适的修辞方法。

  三、小组内合作写句子。

  1、出示小组合作要求,老师进行讲解。

  2、老师出示图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选取两种事物来写。

  3、选一名记录员,把大家说的好的句子写下来。

  4、班内展示。

  四、画一画,写一写。

  1、学生在图画本上画出自己眼中的春天,并给自己的画配上文字。

  2、班内展示,同学之间评价。

  3、老师进行总结。

三年级语文作文 篇6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游览了孔孟之乡——曲阜,我对孔子有了简单的了解。自从学校让诵读《12岁以前的语文》以来,我和妈妈在假期间又重新读了一遍,经过妈妈的指导,这次我的收获更大了,对孔子的了解又加深了许多,真是“温故而知新”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做过官,更多时间是收徒讲学,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后人尊称他为“圣人”。孔子的著作有《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论语》是他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的《论语》一书着重“孝、悌、仁、爱、礼、义、忠、信”方面的教育,并言传身教,就连学习都很讲究方法,“温故而知新”,就是让我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学到了新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们知道不能一味读书不思考,不能深刻理解意义,就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妈妈从中学习到了切实有用的知识,就会到实践中实现。比如,小孩受教育学好,不一定做什么惊天动地、舍己救人的大事情(比如有人落水,我们不会游泳,绝对不能盲目下水救人,以免无谓的牺牲),要从一点一滴的生活中做起,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校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听讲,好好学习;在家要帮家长干些能干的家务;在外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公交车上会给需要座位的人让座、公园里看到垃圾会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随身备一次性手套)。随时会对有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帮住,这举手之劳的事情对他来说就是帮助。小孩每一个良好的举止,就能体现思想文明的进步,也就是说,想到了,还要去做。《论语》中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又不能徒,不善不能改”,就是说,人最怕品德不培养,学习不探求,知道了不去实行,不好的地方不能改正,这一点对我们小学生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

  孔子说:“只有仁爱的人才能喜欢人、憎恶人。”“先之劳之”就是要自己带头做,大家就会一起努力跟着做,不能贪图眼前小利,要让国内百姓生活的欢乐祥和,使国外的百姓来投靠归附。孔子的“温、良、恭、俭、让”,让人学之不尽。我能联想并理解到我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的班干部,首先要自己行为好,团结好同学,在学习、劳动、纪律上,生活实践中,各个方面都要做好榜样,同学们看到了就会潜移默化的跟着学我,绝对不能因为我是班干部、就是老大,就听我的话,我想咋样就咋样,这样我肯定不能得到同学们的爱戴,就会失去友谊,不能共同进步,也就失去了我做班长的意义了。所以,我时刻会提醒自己,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同学们,是自己在更优秀的同时,去感染到大家同样一起优秀。

  通过阅读《12岁前的语文》,使我感受到了这本书真正意义,就是让我们从小就培养自己言行、品质、修养,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努力方向,提升我们的品味,弘扬中华民族之魂。

  最后,我想:如果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就“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的传,学孔子的儒家思想。二十年后,恐怕世界上就会没有了环卫工人,因为人人都是环卫工人,爱护环境;就没有了监狱,因为人人都遵纪守法;没有了交警,人人都遵守交通法规;甚至没有了军队,因为国与国之间都会友好往来、共同发展,都繁荣富强。要比就比“孝、悌、仁、爱、礼、义、忠、信”,要比就比,国民更文明!更智慧!更幸福!更快乐!

  这就是我《12岁以前的语文》之国学篇——《论语》的读后感,就是不论国家、民族、肤色及信仰,让更多人去学习,去领悟,去提高,达到共同进步!更加优秀!

三年级语文作文 篇7

  小时候,妈妈对我说,阜宁是我们的家园;上学了,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要爱护这美丽的家园;十一岁了,我心中的美丽家园已经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充满生机,她是个令人向往,令人迷恋的地方。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更爱这里!

  让我们一起走进阜宁!

  阜宁有“水绿宝地”“旅游圣地”“红色圣地”等美称。

  阜宁东临美丽的黄海之滨,射阳河像一条美丽的蓝绸带贯穿其中,射阳河-阜宁人民的母亲河,几十年来它哺育了阜宁百万人民。早晨,射阳河河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河旁的柳枝也都抽出了新的枝条,突然一阵微风吹过,柳树姐姐那美丽的`秀发随风飘扬,树下那充满生机的小花小草们,随着大自然的交响曲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啊,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啊!所有的景物都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无比的画卷。

  说起红色根据地,那就是铁军广场了。战争期间,有多少英雄战士光荣牺牲,为了发扬他们的“百折不挠”“一心为国”的精神,我们阜宁人民把他们安葬在这里。英雄战士们,你们放心吧,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阜宁人民会永远以你们为豪的

  如今的阜宁,以前低矮的草房,狭窄的扬长小道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楼大厦和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马路。

  在阜宁最著名的游乐场所就数白天鹅公园了,这里可是人们节假日的好去处,有紧张刺激的过山车,有令人心惊肉跳的幽谷探险,有幽静的石子小路,还有形态各异的彩灯,极目远眺,湛蓝的湖面上还有几艘游艇正在随风飘荡,若你来了,我一定请你去玩。说上白天鹅公园的景色,去过的人去赞不绝口。夜晚的白天鹅更是令人陶醉,这里每一样景物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真是漂亮极了。在这样的夜景中,再配上一首动人的钢琴曲,使人们把一天的疲惫都抛在了九霄云外。

  阜宁还有一种非常好吃的特产——阜宁大糕。它还曾被‘亁隆’皇帝赐名为“玉带糕”。它口味香甜,营养丰富,老幼皆宜。还有各种不同的风味呢。有豆沙味、黄梨味、芝麻味,还有咸的海苔味呢,若你来了,一定会大饱口福!

  我爱你,阜宁——我心中的美好家园!

三年级语文作文 篇8

 我是濮阳市第一实验小学二,三班的一名学生。我的语文老师叫李玉萍,她待人热情,穿

  着朴素,扎着马尾辫,走路带着劲,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她。

  我的'李老师对同学们要求可严了,经常给我们布置作业,如写生字,读课文,连拼音,学词语等。我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毛孩子,在李老师的带领下,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会了写博客,学会了用词语说话,写字也好看了,我有了进步。

  我的李老师像妈妈一样,同学们课间渴了的时候,她就给我们水喝,饿了的时候她就给我们吃点心,我喜欢李老师。

三年级语文作文 篇9

  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一双温柔美丽的眼睛,里面透露出温柔的气息。两条浓浓的眉毛,高高的.个子,小麦色的皮肤,苗条的身材,讲课时严厉而温柔。

  想必大家早已猜出,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刘老师了吧。

  上课时,她用眼神巡视整个教室,并和认真听讲的同学用眼神互相交流,每当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时,她又合理又不过分地把教室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以前,我在课堂几乎不敢举手,每次举手,都是要有十成把握的。有一次,有一个问题大家基本都不会,我慢慢升起的手引起了刘老师的注意。刘老师点了我的名字。在我的理解和刘老师的启发下,我才结结巴巴地说出了那道题的正确答案。从那一刻起,我忽然开窍,并且明白了举手回答问题并不是很难做的事。每次上课,在刘老师的鼓励下,我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五次……。以后,只要我有时会因为胆怯而不敢举手时,我的脑海中便会出现老师那温柔又略带鼓励的眼神。我便大胆起来,举起手回答问题。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我们敬爱的刘老师。

三年级语文作文 篇10

  横州公园位于横州公园路口往北两百米处,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一跨进公园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头上的两个大字:莲池。莲池是由石栏围着的,每隔两个石栏上种着剪成圆球的三角梅,石栏中间刻着反腐倡廉的名言:松竹梅,寒岁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石栏里面的花圃种着月季、水仙、吊兰、三角梅,这些花把莲池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莲池左边是一棵棵芬芳迷人的桂花树,右边是一排苍翠挺拔的柏树,这两排树就像两列士兵长年守护着莲池。莲池里种着一棵棵睡莲,这红的、白的、紫的.睡莲正如石头上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有趣的是睡莲底下的鱼儿,它们正自由自在地嬉戏呢。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莲池中间茉莉花形状的喷泉,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喷泉就会像利剑一样直冲云宵,喷出五光十色的水花,又像天女散花洒落水面,美丽极了。

  沿着石级往上走,便到庄严雄伟的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四周是一片茂密的树林。人们在林荫小道上散步,在林间小亭里下棋、练歌、打太极、跳广场舞、跳健身操…… 横州公园不仅风景如画,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我爱横州公园.

【三年级语文作文】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作文07-03

三年级语文作文 08-16

(精选)三年级语文作文09-01

三年级语文作文(精选)09-02

三年级语文作文[精选]09-02

三年级语文作文08-26

(经典)三年级语文作文08-26

(精选)三年级语文作文08-27

三年级语文作文(精选)11-10

三年级语文作文(经典)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