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回唱》读后感

时间:2023-11-16 17:30:01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群山回唱》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群山回唱》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群山回唱》读后感

《群山回唱》读后感1

  读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时,我如同坐着气垫船在峡谷中漂流,时而平缓,时而剧烈,峡谷给人的感觉也是时而亲切,时而狰狞,并最终在多次挣扎后完成了征服。也许是很久没读到这么精彩的故事了,因此又找来了作者的最新力作《群山回唱》。据网络资料介绍:这是胡塞尼最具信心、在感情上最扣人心弦的小说。比《追风筝的人》更流畅、更野心,叙事上比《灿烂千阳》更精巧——《纽约时报》。

  在读到一半的时候,我不禁怀疑《纽约时报》的评价:我怎么突然间就读不懂了呢?我甚至怀疑是不是电子书排版时出了问题,将胡塞尼另一部作品中的内容排到了这本书?为什么刚刚还是第三人称的叙事,突然间变为了第一人称?为什么文章了前面的“我”和后面的“我”竟不是同一个人?更可恨的是,因为是看的电子书,回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此,只能带着满腹的疑惑往下看。

  直到读到了最后几章,整个故事的情节才开始清晰地呈现出来。这部小说以第三人称叙事的方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了本书中的几位主人公,并在每一个章节中都以一个人物为中心,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法。之前读过的文章,多以时间为线索,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而此文以人物为线索,清晰地呈现一个人在故事中的成长过程。不同主人公的生活却又包含着相连的故事情节。

  我非常欣赏作者的这种创作手法,这不只是一种技巧。胡塞尼不只是想写一篇篇与阿富汗动荡生活有关的小说,而是想借一本本小说表达人在肮脏、背叛、下流、无耻、虚伪中朝着真善美出发的精神。

  突然,想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我,有没有胡塞尼这份对人性的关注,对真善美的追求?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为了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对于人性和真善美只能避而不谈。

《群山回唱》读后感2

  《群山回唱》是《追风筝的人》的作者卡勒德·胡塞尼的最新作品,它讲述了一对兄妹因贫穷和战争铸成的六十年悲欢离合。围绕父母、兄妹、甚至表亲和继母,他们如何去爱,如何被伤害,如何相互背叛,如何为彼此牺牲。

  拿十几个人的一生诉说一个时代,时间跨越之长,让人来不及感叹生活的残忍与无常,然而同时又恰恰因为不拘泥于一件两件事,一个两个人的命运,所以苦难显得不那么难以下咽。感受时代的波澜壮阔,却不受一点一滴细节的折磨。

  一开始我并没有料到作者这样的写作手法,多个人物,多重视觉。基本是每进入新的一章,迎接你的是陌生的人,陌生的事。习惯了以一个人物为中心呈现故事的手法,开始真的有点不适应,但作者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功底留住了我。

  不断读下去,随着故事的展开,你会发现,虽然每一章都是新角色登场,但这个新的角色,与开场的兄妹分离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阅读的感受舒服了很多,毕竟多了几分熟悉与把控,于是内心也随着每个故事的起伏产生一次次波动。

  阿卜杜拉和帕丽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分离,最终却以一种无法弥补的残缺结束。阿卜杜拉忘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妹妹,他记不得女儿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他记不得给妹妹唱过的歌谣,他甚至用拐杖去打妹妹,他都忘记了。

  帕尔瓦娜,一直活在姐姐的光彩下,后因姐姐落树瘫痪,不得不扛起照顾马苏玛的担子,终于在马苏玛放她离去的理由下,给自己找到借口,在荒漠的夜晚丢弃姐姐一人离去。那夜,只有狂风刮过脸庞,童年的回忆在记忆中摇曳,吹响在群山。

  最后一章,可诉说的视角是另一个帕丽,阿卜杜拉的女儿,似乎这样的安排,才是对兄妹俩来说最好的,对读者也是最仁慈的,颇有波澜壮阔后的一笔带过的轻描淡写之感,多了几分释然。

  结尾那句“回忆往昔,已逝的幸福尤为珍贵,因为我们知道它多么脆弱”。太多无奈,生命中曾经的那些不在意,那些简单,偶尔回想,其实才最美好,可时光已逝,再也无力追回…

《群山回唱》读后感3

  我开始以为这是一个告别与重逢的故事。直到读完我才明白,人的漫长一生又怎能只有告别与重逢一件事那么简单。这本书读来没有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沉重,大概时间的跨度消磨了苦难的深重。胡塞尼勾勒了许多的人物,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个人背后都可以追溯出一段完整而悲壮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总有一个闪光的人物,复杂而矛盾,这大概才是真实的人性,他们就像一个复杂而动荡的时代。就像阿卜杜拉,我以为他就像所有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和妹妹分离,于是开始做些不可思议的事,成就一个英雄的人物传奇,然而没有,他开了餐厅,和许多人一样成了父亲,甚至有时还是个不可理喻的父亲,也得为了生活奔波,这就是生活。故事由他和妹妹分离开始,从他和妹妹重逢结束,他思念了一生的妹妹终于回到他身边,可他已经老年痴呆,等待了这么久,中间隔着这么多人这么多事,还以为相逢必定很感人,然而并没有。

  生活就是这样的吧,都还不及悲伤就走向了好远。

  纳比一开始的出场并不讨喜的,和沙德巴格村格格不入,甚至他为了讨好喜欢的女人牵线卖掉了自己的外甥女。然而,他的忠诚他对瓦赫达提的忠诚却是令人敬佩的。这就是复杂而矛盾的人,群山似乎每个人都这般矛盾着。

  在这个前途未卜的国家里,阿富汗人民在颠沛流离中艰难得生活,然而他们没有在艰难中绝望,无论何时,都带着爱与希望,牵挂着想念着,在这片带给他们爱与痛苦的土地上,一年年得守护下去,就像阿卜杜拉等待着妹妹。即使最后面目全非,甚至无法相认。但爱的呼唤终会有所回响

  这本书的书评太过难写,因为它实在太庞大了。

《群山回唱》读后感4

  月色入户,轻抚着静谧的夜。清风徐徐,撩动着窗帘。静躺在床上,一件件往事映入心间,我细数着这些难忘的美好,顿觉温情缱绻。可突然,来自心底的一击让我忍不住哽咽——若是阿卜杜拉也能拥有美好的回忆,那该多好啊……

  在《群山回唱》中,阿卜杜拉和帕丽是一对要好的兄妹。他们的母亲去世后,因为思念,阿卜杜拉一直对继母抱有成见,而在他心里,只有帕丽永远不会伤害他,只有帕丽才是他唯一的、真正的亲人。

  但命运却要夺走阿卜杜拉的一切。因为贫困,在纳比舅舅的牵线下,帕丽被卖给了无法生育的妮拉,逐渐淡忘了哥哥,开始了新的生活,后来离开了阿富汗,去了巴黎。可阿卜杜拉因为年龄较大,已无法忘记兄妹分离的痛苦,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为她痛苦不已,并将自己的女儿取名为帕丽,以缓思念之情。近六十年过去了,帕丽终于知晓了她的身世,终于想起了阿卜杜拉并与他在美国重逢时,阿卜杜拉已患了阿尔兹海默症,完全忘记了妹妹。兄妹二人最终也没有相认。

  正如作者胡赛尼所说:“‘回忆’究竟是一种福气,保护着你珍爱的一切;还是一种诅咒,让你不断重现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刻,经历过的艰辛、挣扎和悲痛。”

  其实,回忆并不总是幸福的。有事,回忆甚至会将快要愈合的伤口重新揭开,使它成为心上的毒瘤。每次触碰,总会留下不灭的痛楚。可心怀希望与爱之人,不会惧怕痛苦的回忆,他们会将疼痛作为告诫,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要把生命活得有意义。是的,他们的幸福,是从血与泪中炼出的。

  小时候,拥有许多痛苦的回忆。因此,那时特别怕黑,仿佛那些黑暗里就藏着我的过去。直到长大了,看了很多励志的故事,才明白,一切早已过去,只有正视它们,我才能真正地成长。自那时起,我便不再惧怕黑暗,不在惧怕过去。因为只有经历过黑暗,才能迎来黎明。只有经历过悲痛,才能收获幸福。

  所以,不要害怕回忆,不要害怕过去。尽情拥抱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吧!

《群山回唱》读后感5

  最近在书架角落里发现了一本“旧书”《群山回唱》,我对这本书也印象颇深,记得第一次拜读它还是在大学时期,自以为感触颇多,却意犹未尽,总想着有时间再细细品一次,但不知何时,这本书已经被挤到角落,现在终于再次重读。

  说到这本书,不得不提到作者,胡赛尼,他的作品《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在国内外评价都颇高,《群山回唱》又达到了新的高度,正如《纽约时报》所评,《群山回唱》是胡塞尼最具信心、在感情上最扣人心弦的小说。在我看来《追风筝的人》写的是两个男人的故事,《灿烂千阳》写的是两个女人的故事,而《群山回唱》则写的.是一群人的故事,这些人因为各种缘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给人的感觉很真实很立体。

  从情感和内容上看,这本书穿插了亲情、爱情、友情、成长、背叛、原谅。这些情感或高尚或卑微,或勇敢或胆怯,或短暂亦或是恒久,缠绕在群山间,回唱在我心头。说说最让我牵动内心的故事吧,本书开头是一个父亲给妹妹讲的故事,一位生活困苦的父亲最爱的孩子被魔王掳走,父亲崩溃了,经历了艰难找到了魔王和他的孩子,然后在他发现孩子过得很幸福,享受着他给不了的生活,这位父亲选择了离开。

  讲这个故事的父亲为了生活把妹妹送到了苏莱曼家,妹妹一直都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小丫头,她的哥哥则内向敏感。时间辗转60年,当兄妹重逢,妹妹想起了哥哥,哥哥却因老年痴呆忘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妹妹。对哥哥来说,如果不能重逢,那不如忘记,这样至少不会伤心。这种遗憾和缺失,是多么的无可奈何。

  每个人都是茫茫众生中的一份子,经历孤独无助在所难免,或喜或悲的结局比比皆是,从书中我感受到了坚强、勇敢的重要,更感受到亲情的伟大。正是这些力量支撑着故事中的主人公顽强的生活下去,我想这些力量也必将指引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安逸。

《群山回唱》读后感6

  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虽然第七、八两章显得有些突兀,但无碍于故事的精彩。这本书里头有大时代的浩荡变迁,有小人物的悲哀沉沦,有足迹的辗转流浪,也有灵魂的纷飞飘荡。

  萨布尔在开篇给孩子们讲的那个故事以及阿卜杜拉和妹妹帕丽唱的那首摇篮曲似乎就是一道宿命的诅咒,从前到后,一代连着一代。书里讲了逃离,纳比不想为双腿瘫痪的姐姐所累,逃离了村庄;妮拉不想为丈夫、父亲和风俗所累,逃离了阿富汗;伊德里斯不想为遭逢惨祸沦为孤儿的'罗诗所累,逃离了承诺;马科斯不想为母亲和那一方小天地所束缚,逃离了小岛;玛达丽娜不想为面部残损的女儿所累,与人私奔,逃之夭夭。

  同时,书里也讲了不离不弃,如纳比之于瓦赫达提先生,如萨丽雅之于奥蒂,如帕丽之于阿卜杜拉。然而,书中最为复杂的还是如萨布尔之于帕丽及帕尔瓦娜之于马苏玛,那是让人分不清是牺牲还是背叛的选择,直拷人心。当然,也还有如纳比的忏悔,如萨丽雅的执着,如阿卜杜拉的念念不忘。但是,有些选择我们无法逃避,再难也得面对;有些责任我们无法推脱,再累也得背起;有些人我们也无法忘却,就像镌刻在灵魂深处。最后,在阿卜杜拉的病榻之前,小帕丽对姑姑说:“我常把我俩想象成两片树叶,从同一棵树上飘落,被风吹散,相隔数里,却仍然找得到深深纠缠的树根。”而姑姑帕丽则说:“对我来说,情况正好相反,我体会到的却只是一种缺失。一种没来由的模糊的疼痛。我就像一个病人,跟医生讲不清什么地方疼,只是觉得疼。”

  我们都没有忘情水可饮,曾经的过往回忆,藏得再深,总会在心里纠缠,如群山回唱,经久不息。

《群山回唱》读后感7

  QQ空间好像突然间打不开了,写不了字了。这还是第一次用博客,我还真是老土诶……

  其实已经看完有一段时间了,?早就想写点什么,以免以后全忘记了,可QQ空间一直打不开,就给自己找了个借口没写了,哦,是的,我还在用QQ空间……

  之前看过《追风筝的人》,只觉得看完有一种沉重的?悲哀和隐隐约约的一丝希望,这样一本让人在合上的时候沉默良久的.书我觉得就是很好的书了。这本书也是这样。

  我远没有豆瓣上的大神们能写出洋洋洒洒几千字书评的能力,我挺羡慕这种能力的,所以只能在这里随便写几句了。

  《群山回唱》是我今年看过的书中感觉最值得推荐的了,全书共九章,分为九个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反映了?一种社会关系中微妙复杂的感情。兄妹之间相濡以沫的感情,姐妹之间相互帮助又相互较劲的矛盾,主仆之间逐渐产生的依赖,养母女之间接近亲情又暗存芥蒂的复杂,追求自由的儿子和强势母亲的角力……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战乱中的阿富汗,但是作者并没有渲染战争的悲哀,但是从一个个的故事中可以隐约感受到饱受战乱民族的无奈。

  很难用好与坏定义一个人,一个善良的人也会做出一些疯狂甚至恶毒的事情,一段关系中的人彼此都想用自己的方式来经营这段关系,用尽全力,两败俱伤。理解,其实是很难的事情,不过还是要试着去做。

  人生本就很多无奈,左右为难,难以取舍,彼此相爱又彼此伤害?,或者说因为爱着所以才会受伤害。大概这就是人生。

【《群山回唱》读后感】相关文章:

群山回唱读后感03-05

群山回唱读后感5篇[精品]10-20

唱给妈妈的歌06-15

唱给的赞歌作文600字4篇05-06

我想为你唱支歌作文07-01

作劳动之诗,唱劳动之歌06-28

为青春唱一首赞歌06-30

唱给的赞歌作文600字(通用26篇)09-04

莫唱当年长恨歌作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