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

时间:2022-07-01 02:08:10 小学生作文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作文合集6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小学作文合集6篇

小学作文 篇1

  大家都知道春节要包饺子吃,今年也不例外。以前都是姥姥妈妈包饺子,我在旁边看,而今年,我也要帮忙包饺子。

  姥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馅儿,准备包饺子,这时候妈妈说:“今年包不一样的饺子——‘金鱼’饺子”。全家人都好奇地望着妈妈。二话不说,妈妈撸起袖子,左手拿起一张皮儿,右手夹起满满的馅儿放在饺子皮的三分之一处,将皮在三分之一处对折捏好。先在皮的一头与对角连接做出“金鱼头”和“鱼眼”的轮廓。“金鱼”的肚子顿时鼓了起来,立即有了生气。紧接着妈妈用手捏出“金鱼”的背鳍,在“金鱼”饺子的尾端按扁当鱼尾。拿一把干净的梳子压印出鱼尾的线条,再用小刀切出三瓣似三角形状的鱼尾巴(切记不能切断哦)。然后妈妈在“金鱼”的肚脐下捏一下,“金鱼”的肚皮就更鼓了。最后制作“金鱼”饺子的眼睛,将胡萝卜切成小块或豌豆放进鱼眼,做不同颜色的鱼眼睛。哇,太棒了!“金鱼”饺子就做好了,真是栩栩如生。我也迫不及待地有模有样地包起了“金鱼”饺子,却惨不忍睹,再看看妈妈包的,我不免有些灰心,妈妈连忙安慰我,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加油吧!”在妈妈的鼓励下,再加上妈妈细心地教我,终于包出了像样的“金鱼”饺子。

  突然,我灵机一动,心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包出不一样的饺子。说干就干,我先把饺子皮往上折,再把它捏成一个包子的形状,这样就成了包子形状的'饺子。后来我又包了一个“贝壳”形状的饺子,先对半折,捏成一个扇子型,用掌心把它压扁,再用梳子印出“贝壳”上的纹路。我将包的又瘦又长的饺子 ,干脆把两头捏在一起,变成了“帽子”饺子……

  就这样,我做了一盘奇形怪状的饺子,我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了锅里蒸。过了一会儿,我打开锅盖,一股热腾腾的气流向我们涌来,我急忙拿出一个“金鱼”饺子放入口中,好吃极了!

  吃饺子的时候,我非常开心,特别是吃到了自己包的饺子。通过这次包饺子,我也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我也知道吃饺子容易,包饺子难。以后我要多帮姥姥和妈妈包饺子。

小学作文 篇2

  奋斗是一条漫长的路,徘徊在数不尽的路口之间,总免不了有迷惘、有伤痛、有欢笑、也有忧愁。

  ——题记

  90后的我们一直在路上,别担心,奋斗才刚刚开始,不管大风大浪都要勇敢去闯。不管走过来的每一条路是否崎岖坎坷,都要相信,奋斗有不得不这样去跋涉的理由。

  有心的人会从一路的奋斗中不断得到力量或感悟,去看清奋斗的本质,同时也学会选择,按照适合自己的道路大步向前,耐心地等待,总有一天我们的世界会变得不同。

  有的时候,奋斗是一种折磨,我们撒尽了奋斗的血雨。那起初的激情呢?不见了。奋斗的种种折磨迫使它害怕了,消失不见了。

  上帝对我那如小太阳般炙热的目光视而不见。始终看不见我的努力,看不见我流了多少汗水和泪水!

  唉,都是坚持惹的祸,或许放弃不是错。放弃?这么久以来的追求,这么久以来的梦想,难道说放弃就放弃吗?不!我毅然决定,不管路有多长,山有多高,海有多深,天有多广,我都要向前永不止步!这样我才能大胆地挥毫,更大声地说:“我行!”

  奋斗的激情在此时一触即发。奋斗,天生就享有被世人惦记的'权利,让世人为之努力的权力。所以我们也是需要奋斗的,如果我们的心中没有拼,没有博,那我们的人生岂不是很乏味?

  努力,努力,当你撒尽热血,仍咬牙前行时,你成功了。累,算得了什么?苦,也不过是一阵子的事罢了。

  奋斗说它忘记了,它忘记了什么?去奋斗吧,终有一天你会知道的。

小学作文 篇3

  童年如画,定格无数欢乐的画面;童年如船,装载无数美好的记忆;童年如文,记录无数无忧的时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邻居家比我大一岁的`婷婷姐正在摇头晃脑、头头是道地吟诵着这首《悯农》,年仅三岁的我听得一头雾水,而旁边的大人们却啧啧赞叹不停:“这孩子真聪明,这么小就会背古诗了!”“嗯,这孩子肚子里墨水真多,将来一定有出息。”……肚子里墨水多?难道婷婷姐会背古诗是因为喝了许多墨水?那么我也要喝,我也要让人赞不绝口。于是,我直奔爷爷的写字台,找到了大人们所说的“墨水”,又找来一只小碗,倒出了一些墨水。我用舌尖蘸了一点尝了尝,呀,真涩!不喝了!一气之下我放下了碗,可是一想到婷婷姐被众人赞叹不已的场面,就有忍不住拿起了碗。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自以为绝妙的主意——加糖!于是,我拿来烧菜的糖,放了一大勺进去,尝了尝,又放,还涩,再放……直到放了五大勺糖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我捧起小碗刚要喝,妈妈突然来了,她见我在玩墨水,边跑过来夺下小碗,嗔怪道:“墨水是写字用的,不是用来糟蹋的!”我委屈地辩解道:“我没糟蹋,我要喝掉!”妈妈一听急了:“墨水哪能喝呀!”“可是隔壁阿姨他们都夸婷婷姐肚子里墨水多,为什么我不能喝?我也要被夸!”妈妈一听,“噗嗤”一声开怀大笑起来,刚走过来的爷爷也笑得前仰后合,而我还一片茫然。

  童年是一首美妙的歌,我在歌声中快乐,在歌声中成长,在歌声中回味……

小学作文 篇4

  小草盼望发芽,小鸟盼望高飞,集体盼望合作,世界盼望和平……而我,只盼望快点长大。

  就在刚才,我写完作业,想看电视。所以,就悄悄地溜进客厅,打开了电视机。节目真精彩啊!我看得津津有味。突然,妈妈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我面前,她“啪”的一声关掉电视,脸色铁青。我哀求道:“就让我看一会吧,我很久都没看了。”妈妈毫不领情,指着房间,斩钉截铁地说:“去!回去看书!如果你能考满分,你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我耷拉着脑袋,不情愿地回到房间看起了书。

  过了一会儿,我要上卫生间,走出房间,却发现妈妈正有滋有味地看着韩剧。我立刻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对妈妈说:“我看完书了,这下总该让我放松放松了吧?”妈妈却说:“去看作文选,多学学人家的优美词句,你要是把要看电视的'劲都用在学习上,那就好了。”

  我不解地问:“为什么你能看电视而我就不能?”“因为你现在在读书,你的目标就是——重点中学!”妈妈头也没抬。我无力反驳,只好唉声叹气地回到房间里,像一滩泥似的躺在床上,仰头看着天花板,无奈地摇了摇头。内心有个声音在呼喊:“我想快点长大!”

  爸爸回来了,扛着一个沉重的大箱子,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宝贝。看上去爸爸很吃力,汗水湿透了衣服。我立即迎上去,“爸爸,我来帮你搬!”“别!你太小了,别压坏了你!”爸爸大声说。我感到很尴尬,不知道是去搬还是不去搬,傻傻地站着。爸爸像一头老黄牛一样从我身边慢慢走过。我心里那个声音更响亮了:“我想快点长大!”

  我盼望长大,因为长大后就可以看好多我想看的电视;我盼望长大,因为长大后我就可以做好多我想做的事;我盼望长大,因为长大后我就可以和爸爸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尽管我知道长大不是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事,尽管长大后我就会有很多的责任,尽管我知道长大后就永远没有童年了,但我还是想快快长大。

  唉——我何时才能长大呢?

小学作文 篇5

  我非常喜欢看《趣味故事》这本书。

  这是一本童话故事书。里面的75个童话故事都很有趣,像《三兄弟》、《锁》、《折箭》等。我最喜欢《折箭》。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一天,阿豺让他的儿子们每人拿一支箭放在地上,然后让他的弟弟慕利延拿一只箭把它折断。慕利延拿起一根箭很容易地把它折断了。阿豺又让他拿19只箭折断,慕利延用尽了力气也没折断。阿豺告诉他的儿子们:单箭是容易折断的.,许多只箭合在一起就很难折断了。只要大家合力齐心,我们的国家就能强盛。

  通过读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一个人离开了集体,会显得很脆弱,而一旦把自己融入集体后就变得坚强有力。

小学作文 篇6

  让每个学生都想说、敢说、会说

  ──听徐振维老师的口头作文课

  徐振维老师执教的口头作文课,给人突出的感觉是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他们各抒己见,似乎一下子变得聪明起来了。徐老师很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

  研究徐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不仅可以领略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而且可以发现听说训练中的某些规律,认识徐老师口头作文课的特点。

  徐老师上口头作文课最明显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拨动心弦,让学生开口

  让学生开口是口头作文的起步。徐老师上示范课,面对的是不熟悉的学生,学生能不能开口,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万事开头难。面对众多听课老师,谁带头开口都需要勇气。徐老师深谙学生胆怯、紧张的心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耐心地有层次地启发引导,很快就打破了沉默,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1.两次铺垫,诱发说话欲望

  为了诱发学生的.说话欲望,在起始阶段,教师安排了两次铺垫。先是让学生回忆本学期的一次口头作文──《自我介绍》,引导学生讲述自我介绍的内容及相互评论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口头作文“内容要具体”。然后以“徐老师给我们上《谈骨气》”为话题,启发学生讲感受,要求“每个人最少说一句”。看上去是降低了要求,实则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调整说话起点的坡度,使其易于开口。两次铺垫,犹如为学生架桥铺路,非常有效。

  2.教学民主,打消说话顾虑

  徐老师教态亲切,教风民主,期望每个学生都能开口,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她不仅提出“说一句”的最低要求,消除了学生畏难情绪,而且诱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准备口头作文的同学朝我看一眼。”努力做到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发言,她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当一个学生经过启发说出徐老师来上课是“为了交流语文教学的经验”时,她给予认可:“很好嘛,并不难!”一男学生说:“徐老师给我们上了《谈骨气》一课,我懂得了做人要有骨气。”徐老师立即鼓励:“从昨天到今天,你的发言简直是个飞跃!”听着这亲切的鼓励,学生激动了,纷纷争着开口讲。徐老师用教学艺术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学生在她的课堂上有了“安全感”和“自由感”,因而说话欲望的“闸门”很快就打开了。

  二、循循善诱,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经过两次铺垫,学生明确了训练重点“说话要有中心,语言连贯,口齿清楚”之后,徐老师给了两道作文题:①《我学……》;②《我喜欢……》。进而启发学生:“说你比较熟悉的事,选择自己作文的题目。”在选择题目的过程中,学生争相发言:我喜欢音乐;我喜欢踢足球;我喜欢蓝天……我学游泳;我学洗衣服;我学做拔丝土豆……很快就有10个学生发言。徐老师风趣地说:“选择两个题目的同学,男、女生好像是5比5吧!”而后板书了六个字:题目、材料、中心。指导学生根据选定的题目,思考所用的材料,确定要表达的中心。经过短时间的准备,先后有5名学生上台口头作文:《我喜欢音乐》《我喜欢蓝天》《我喜欢秋天》《我喜欢集邮》《我喜欢家乡宁夏银川》,把这节口头作文课推向了高潮。

  听了学生有事、有情、有理的口头作文,听课的教师为之振奋。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关键是教师出的题目诱发了他们的说话欲望。试想,十二三岁的初一学生谁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呢?谁又能不学点什么呢?何况又经过选择题目的相互启发。有人称此举为“钻到学生心里命题”。从命题到口头作文的步步引导,不难看出徐老师“善教”的教学艺术。

【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毕业小学作文03-11

小学的时光小学作文11-17

等小学作文04-09

小学作文04-16

经典小学作文11-26

小学作文11-30

小学的作文06-10

等小学作文09-23

小学的作文07-20

(经典)小学的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