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

时间:2022-07-15 09:06:21 语文作文 我要投稿

语文作文锦集8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作文锦集8篇

语文作文 篇1

  今天,妈妈要给我做一道我最爱吃的菜——老醋花生。妈妈就在厨房里找花生米,结果没有找到,于是妈妈就给我钱让我自己去超市里买花生米。

  到了超市以后,我就直接挑选花生米,用铲子盛了三铲装在塑料袋里,然后去收银台称重交钱,一共是九元六角,我就给了服务员阿姨十元钱,她找给我四角钱,我就提着花生米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着手里的花生米,肚子里的馋虫“咕咕”的叫,我就拿了一颗花生米,放进嘴里一嚼,真香呀!我就忍不住又吃了起来,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到家了。妈妈一看我买来了花生米,高兴的说:“宝贝,你真棒,都能自己去买东西啦!”说完,妈妈就去做饭了。

  不一会,妈妈就做好了饭,我和爸爸津津有味的.吃着妈妈用我买来的花生米做的老醋花生,啊,味道好极了!

语文作文 篇2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巩固并提高从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中还普遍存在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的教学模式,完全背离了作文教学的创新理念,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改进作文教学,落实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理念,还作文教学以本来面貌,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一、两个作文教学案例

  案例一,一位教师执教五年级习作《我的妈妈》,教师说,本文要反映出伟大的母爱。学生抓耳饶思,苦思冥想,老半天后,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从小失去了妈妈,怎么写?”另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的妈妈很小气,能写吗?”还有的学生说:“老师,可不可以写爱唠叨的妈妈,爱打麻将的妈妈呢?”老师说:“不行!”顿时,学生都傻了眼,只得埋头“编造”。

  案例二,另一位教师同样教学习作《我的妈妈》,情况是这样的:首先,教师和学生一起拟题,一会儿,黑板上出现了许多好题目,如《爱管“闲事”的妈妈》、《能干的妈妈》、《爱打扮的妈妈》、《妈妈的小秘密》、《我是妈妈的“粉丝”》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真实的妈妈,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的锅,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妈妈,选择适合的题目,几十分钟后,50多位真实的、活生生的、各具特性的妈妈出现在学生和老师面前。

  二、作文教学的现状

  以上两个作文教学的案例,很显然,后者是我们的推崇的。童言无忌,写妈妈,既可以写妈妈的伟大无私,也可以写妈妈平常与贪心。让学生选自己想写的材料,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思想、去创造,从而发挥他们头脑的真正作用,这才是作文的本来面貌。但是,当前作文教学很多都像案例一一样,滑入了一种程式化和模式化的范式,束缚学生的头脑,从而使作文教学走入低效甚至于无效的死胡同。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拘于教材

  许多教师完全依托教材,教学中缺乏对单元文本作相应的补充──很少作延伸性配套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即使有配套阅读教材,也很少利用,就课文教课文,教师自己无味,学生哪还有盎然情趣?缺少了审美体验,自然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

  作文时更是如此,教师布置作文,根据内容命一个题目或叫学生自拟题目,就叫学生写,学生心中无底,胸是无谱,胡编滥造,作文交上来以后,教师蜻蜓点水似的写个评语,或“中心不突出”或“材料不详实”、或“语言欠生动”或“文题不相符”,等等,没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只是过多的.指斥与批评。这种作法,学生得益定少,必也难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2.脱离生活

  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作文来自于生活,作文表达与生活紧密关联,然而目前学生远离作文源头──生活,学生困于繁重的课业负担又压缩了自由支配时间和空间,或者沉迷于网络与游戏、视听世界,很少走入生活,观察周围的缤纷世界,更缺少参与社会活动,难以体验细致入微的芸芸众生的社会生活。总之,学生隔离了无限丰富鲜活的生活,造成作文素材的缺失,视野的盲区,写起作文来无病呻吟,呆板空洞,缺少真情趣味,缺乏鲜活的时代感。

  3.缺乏阅读

  现在的学生因影视和网络的影响,书读得太少,甚至许多学生已完全失却对读书的兴趣。这样,学生对民族文学作品的认识不足,对外国文学作品更是了解不够,对文学作品里细腻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无从感受,精心塑造的技法无从体会,描绘景色的渲染效果无从把握,精粹的语言美感也无从感受。即使学生虽知故事梗概,但也很难进入艺术情境中,不能够同人物共悲喜,从而无法体验语言的魅力,无法产生对语文的兴趣,无法得到由丰富的文本阅读所带来的思想积累、语言积累和审美积累,而提高作文水平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4.忽视情趣

  很多的作文教学只重视作文的形式,而忽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像前面所讲的案例一,强调统一的中心思想,而忽略学生现实生活的差异。在对范文的引导赏析中,教师也忽视对范文描述情境的创设体验而过分强调范文的“文字”本身,不创设情境、用真实或仿真实的氛围去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而条分缕析地解剖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作文形式,把本来富有情趣的、丰富多彩的作文支解成作文知识解读课。又如命题作文中,既不考虑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也不组织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学生当然面对题目抓耳搔腮,瞎编乱造,长久必使学生仅有的灵感火花熄灭,情趣消失。

  三、作文教学的改进

  针对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缺失,改进作文教学,落实《新课标》,还作文以本真面目,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1.联系生活

  学生作文来自生活,作文教学要与无限丰富的生活相联系。首先,教师应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带领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把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来自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叙写生活的真实。只有生活真实、感情真挚,文章才会感人,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能自主地描述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我心写我事,我口抒我情,我手写我心”。让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写出来后再进行启发与引导。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处理好“立意”与“生活”的关系。我们要摒弃“预先立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身边的生活素材中提取所要表达的中心,然后从所要表达的中心来对照生活,并对生活素材进行详略、取舍的加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2.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体会到作文的“有趣”,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学生才有劲去学。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如配合节日举行庆祝活动、游艺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写组织过的参观、郊游,对人类艺术文化、艺术品的欣赏,还可以通过采访活动、调查活动等去了解人类的艺术。学生通过丰富而有趣的各种活动,当学生回顾活动、介绍事件或人物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关注家庭、深入社会、体验生活,作文教学的前期准备早已经水到渠成了。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体会成功中提高对写作的兴趣。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学会寻找欣赏他们文中的亮点:一段话,一句话,甚至一个词,都可以作为大加肯定。要重视每一次作文讲评,大面积地肯定学生的作文,让每一次作文,都成为学生尝试成功的机会。把作文评讲课变成学生接受成功喜悦的鼓励会,是写好作文的加油站。这样,必定强化学生写作的欲望,通过不断的内化,让学生作文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作文教学就会有新的突破。

  3.培养“人文性”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让课堂充满人文的味道,才能使作文成为一种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

  (1)追求人性美。教学中给学生适当增加个性化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接触多种风格的文章,引导学生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大千世界的观察和认识,养成读书、看报、有选择地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让学生把社会作为课堂,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享受独特的情感体验……(2)展示个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写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世界的观察、人情的体味,写自己的观察、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套话、假话。(3)培养创新能力。教师要强化学生求异创新的意识,鼓励学生运用课外知识自己去创作,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敢想敢写,进行跨越性写作。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作文的定位,切实改变观念,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通过课外积累,丰富人文涵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作文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乐于表达真情实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作文 篇3

  作文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学生的作文水平高低,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法、阅读、视野等息息相关。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通过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

  有人说: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强调学生的全面、整体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强化学生的作文技巧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

  一、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时期,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然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第一,作文教学以考试为中心。高考是检验学生成绩的“尺子”,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时,不会考虑学生的感受,而是一味的将如何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作为标准,给学生灌输固定的思维模式,写作的形式也十分的固定,一般为

  议论文

  相关信息

  浅议利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究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刍议会计学视角下应对国际反倾销策略刍议等浅议多渠道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刍议浅议把握考试方向科学有序训练小议构建综合性银行的法学研究浅议如何让学困生走进英语世界谈议论文的出彩方法论文

  。这就使得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写作,而是一切以成绩为目的,锻炼不出写作的能力;

  第二,作文课堂没有教学大纲。一般来讲,教师认为作文的写作套路是固定的,至于如何下笔,如何在作文中取得高分,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思维力和语文功底,是无法教会的,所以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会进行详细的讲解,而是让学生阅读范文或是背诵写作纲领,或是有的段落,使得学生完全没有时间去理解吸收如何行文,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

  第三,作文课堂的教学安排不合理。由于教师对作文错误的认知,教师很少拿出大块的`时间进行文段练习,学生没有机会进行练习,而是将时间浪费在了枯燥的背诵中。这样一来,高中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率中,学生难以在短暂的时间内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对策

  1.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高中作文教学课堂的形式十分的有限。教师指定背诵的内容和背诵的时间,学生进行被动的学习,或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维指定作文写作的纲领,让学生进行记忆,以后的作文写作便按照这个纲领进行书写。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就是接受教师各种指令,进行背诵的角色。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压制。学生常常会出现背诵的内容无法使用,想表达的内容找不到合适的词句。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变授课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能力,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可以做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作文题目的选择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学生按照作文的题目抒发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接触的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感受加以引导,便可以实现教学目的。

  2.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作文写作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存在着不足,对作文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的学生认为,高中作文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只需要在考场上按部就班的书写就可以完成,取得一定的分数,学习的精力应主要放在其他的内容上。然而,作文绝不是如此的监简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写作正确认识,否则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需要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进行主观的表达,将娱乐性和学习性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具备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习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作业必须进行认真的修改,对学生用心的部分进行鼓励,对学生表达不足的地方进行指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为作文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重视阅读,强化基础知识培养

  写作水平与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分不开。积累的素材多而广泛,使得学生在写作的有东西可写,反之就会陷入物无话可说的境地。高中语文的阅读量总体来讲是非常丰富的。首先,教材中提高了大量的精美文章以及各种选段,另外,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也会提高大量的资源进行辅助血学习。学生不必为没有素材而发愁。广泛的阅读并不是不进行重复阅读,阅读也不是走马观花,看热闹,而是从中找到学习的关键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将对自己有启发性,可以利用的部分进行记忆,从而丰富自己的头脑。阅读和笔记是不分家的,只有将阅读中的收获积累起来,才可以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4.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合作性教学是现阶段采用最广泛,影响性十分强的教育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人。合作性的教学法将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进行了充分的开发, 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思维活活跃,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更快。在合作性教学活动中,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自己的兴趣,确定讨论的话题进而展开叙述,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聆听到同学的思想,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表达出来,对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有着很好的锻炼。

  5.重视写作技巧的训练

  高中语文写作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考察比较强。学生需要不断的进行自主的锻炼,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写作的要点和痛点,为学生的写作指引方向,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指导,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中心,一切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服务。当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时,一定鼓励学生进行内心真实的表达,将学生的困惑找出来,把写作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集中性的处理,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总而言之,作文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学生的作文水平高低,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法、阅读、视野等息息相关。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通过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

语文作文 篇4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我想,作文既是一种技能,它显然是须经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形成的,而这种训练应该是有其序列性,应该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训练。下面就从此观点出发谈自己一点粗浅的想法。

  一、提供多样练习,形成丰厚积累

  作文是通过遣词造句正确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技能。这就涉及到语言的积累和情感的积累。如何形成积累?仅仅靠口头指导说“要注意观察生活”、“要体验生活”、“要重视阅读”。学生做起来恐怕就茫然不知从何下手了,也就谈不上兴趣。所以,必要的有趣的练习是不可少的,这种练习首先要破除“作文必须成篇”的观念,要把作文的各种要素分解落实到多样的练习中。

  其一、鼓励学生写随笔日记。

  这是观察生活的练习,是学生形成情感的沉淀、积累时代往息的方法。刚开始时,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写起。那么就该告诉学生,这是自己同自己的对话,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思想上的片刻闪光、都可以付诸文字;对某一现象、某一事件的看法,也可通过三言两语作记录。学生毕竟是情感丰富的,他们的思想也还处于急剧丰富的阶段。他们其实是有很多话要说的,而这里又没有什么限制,想说就说。一旦养成写随笔的习惯,他们心灵流淌出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活水。经过一阶段的练习,学生的作文逐渐成篇,时时可见新鲜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真挚的情感。这里面的文章比起先前的命题作文真有天壤之别,学生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找到了倾诉情感的地方,体会到了写的乐趣。同时要“写”势必要反思,这就使学生对情感进行纯化和沉淀,强化了情感体验;而生活中的人与事又时时触发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去关注、去思考,这使他们的文章很有时代感,有着丰富的时代信息。

  其二、促进遣词造句的积累。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也有很多“作文”的机会。对老师的提问回答是一种口头作文;对课后题的书面加答,也是一种作文;如果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仿写、去缩写、去续写,那更是很好的作文练习。

  其三、形成创新思维的积累。

  要想避免作文中千人一面的现象,这需要学生一定的思维深度,更要有一种敢于突破的精神,这就是创新。如何让创新意识深入学生心灵深处?我觉得大而空的指点不如小而实的练习。我想“释字释词”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里的释字不是按照字典来解释,而是要求发挥想象力,自己独立地根据字形来解释一个字的含义,这种解释不一定是准确的,但要求一定要有新意有创造性,可以曲解,也可以直解,也可以完全凭借想象作全新的解释。这样做让学生体会了用语言进行创造的乐趣。有人把“画”释成“把大地的美景都镶嵌在一个框里”,这是诗意的解释;有人把“浊”释成“一杯水里有虫子就脏了”,这是哲理的体现。“释字”练习一阶段后,接着进行“释词”的练习。有位同学对“夕阳”是这样解释的:“夕阳是大自然所赐的绝妙之景。它是美好的,因为它的绚丽和红艳;它也是凄冷的,因为它会很快逝去。然而,夕阳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它的美,更多的是它带给人们的欣慰与遐想。辛苦了一天的人们,看见夕阳,就会有一种回家的渴望浮上心头,似乎这血一般的夕阳更是这一天辛劳的回报,这泛着橙光的天空不也象征着一种收获吗?在我的眼里,家的`感觉也像这夕阳的颜色——温馨。”这样的练习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与创造性,达到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提供美文典范,指导写作技巧

  经过以上第一阶段的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情况应大为改观,原来的一些知识势必满足不了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时教师需提供他们典范性的文章,作精剖细析的讲解,指导他们掌握写作技巧。

  1、记事的技巧。

  写人在于通过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把人写“活”(写出神韵),记事重在突出曲折和紧凑。教材中小说部分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范例,祥林嫂的外貌、葛朗台的动作、周瑜的环环相扣的计策按排等写法,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深入剖析其技法,让学生明白写人重在显示其个性,表现其神韵;记事重在情

  理之中,意料之外。并以这些为范文进行模仿创作。当然以上是分项的指导与练习。除此这外,还要给学生提供整体的范例。

  2.表达的技巧。

  要想自己的文章出奇制胜,就要在新字上做文章。包括文体新、标题新、选材新、结构新、语言新。

  文体新是指在平时给材料作文时不要被议论文一种体裁所局限,而要多做一些记叙文及其它散文类的作品。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记叙文比议论文写,更容易出文采。

  标题新可采取以下方法 :a、以数字作标题。如《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b、以设问作标题。如《爱是怎样炼成的》显而易见是模仿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用名言作标题,同样也可收到吸引人的目的。如《梅花香自苦寒来》等。

  选材新。要求在议论过程中选取新颖、高雅的材料来作为事实论证。新颖,即不用或少用常用的材料,注重选择新近出现的人和事,选择新近看到的社会热点、科技信息,在时间上出新。当然,对于陈年旧事,如果能在角度上出新,换一个人们未曾注意的角度,发现其中的内涵,老事例也能出新意。

  语言新。是指在论证时,运用一些排比句、比拟句、反问句以及诗化的语言,增强了文章气势,增加了文章美感。

  三、优化组合模式,全面提高能力

  经过以上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应该是上了一个层次,但要想真正达到全面提高的程度还需老师的不懈努力。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题目的确定。有人曾对中美作文教学进行比较,其中一条是:“中国的作文题其涉及的内容或小而实,或大而虚,隐性限制较多”这就提醒我们在选题上要注意放松束缚,要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张扬其个性。使他们觉得作文不再是一种苦差,而是一种快乐的创造。其次是改变评价体系和批改模式。教师要具备编辑的“眼光”和“慈母”的“爱心”,不求全责备,而应呵护亮点,及时表扬作文中出现的优点,让学生扬长避短。我们知道编辑选择稿件的标准是稿件的价值,这个价值体现在创新中,而不仅仅停留在行文如何完美、结构如何合理这些方面上。对于学生的作文不能

  单以分数高低来下结论,应批注出文章“好”在哪里,“新”在和处。评价作文时要以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为其出发点,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对存在的问题宜个别交流,且宜用商榷的方式,教师应以慈母般的关怀去增强他们对作文的信心。

  第三、要加强调配外阅读的指导,达到全面提高的要求。鲁迅曾说过他的创作是靠自己的阅读摸索出来的,南怀瑾也曾在回答为什么能达到这么高的国学水平时说是得益于小时候的古诗文背诵,当然这是老生常谈了,但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互相促进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在阅读。唯有阅读,才使笔下鲜活;也唯有写作,才知阅读之美味。也惟有使阅读和写作结合,才可能使学生的作文具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具有人所难及的哲理深度。 正如顾黄初强调的:“作文教学改革,关键在于贴近生活,这就是‘根’”。贴近生活,提高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提高写作各种文章,提高书面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便是真正提高写作素养。而写作的序列化便是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语文作文 篇5

  漂亮、有亲和力,是语文老师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不知道为什么,从第一眼看到老师起,我心中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也许是因为她秀气的相貌,也许是因为她说话的声音,也许是因为她上课时带来的那动人的旋律。

  我,非常喜欢语文,至少在上中学的第一节语文课前我是这么认为的,可是,那节课后,我想,要谈喜欢,也许我还差得远。我甚至从没有想过“语文”二字的含义,而这一切,老师帮我解答了。“语文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听、说、读、写”这四个字也被我牢牢记住。那节课,老师是微笑着把课讲完的,那些知识,以前从没有哪个老师给我如此细致地讲过,这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对老师的喜爱又增添了几分。

  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是独特。

  开学不久,班里就举行了朗诵比赛。那天早读,老师坐在下面认真地听着选手同学的朗诵。有些同学比较紧张,老师就微笑着给他鼓励,给他提示;每一位同学朗诵完,不管好与不好,老师都带头鼓掌;如果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老师就会提一些建议。没有批评,老师一直在鼓励同学们大胆地展示自我,每一位同学的脸上都没有失落,即使没有好的名次,也都是开开心心的。

  此外,老师布置给了我们写日记的作业,这样既记下了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又让我们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真是一举两得。而且老师还会把一些好的`句子整理打印,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好的写作方法,更是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的语文老师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喜欢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喜欢赞美和鼓励同学,这就是我所喜爱的语文老师。

语文作文 篇6

  “一寸光阴一寸金,班级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每当听到罗大佑那动人的歌声,每当我们想起童年时都会说一声:“噢!那时候……”是的,虽然我们已从小学生到了初中,已不再是儿童,可童年的点点滴滴,我们都不会忘记,尤其是做每件事的第一次……

  在我上一年级时,每天都是先去姥姥家,然后再有我的妈妈接回去,可有次冬天,北风呼啸,天早已黑透了,可我的妈妈还没来接我,望着窗外黑得发红的天,可我的妈妈就是不来,我不禁暗想到:哼,说好了八点来接我的,可时间都到了还不来。我不由得掉下了眼泪。

  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回去了,在路上,我不时地想着邮电新村的小区里,只要一到晚上就会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片,万一……我不敢再往下想下去,不一会儿,就到了小区的入口,我探头王(往)里望去,里面黑不隆洞(黑咕隆咚)的十分吓人,再看大门,也像一个饥饿的大嘴,等待着美味佳肴。我定了定神,深吸了一口气,快步的往里走去,黑暗立刻笼罩了我的全身,我一下子消失在了黑暗中。我一边往里面走,以边安慰自己马上就要到家了。路旁的两排树在风的折磨下吹,痛苦的沙沙作响,一盏微弱的灯可怜兮兮的挂在楼房上,显的格外孤独。就在我经过小花园时,在一个小草丛中发出了沙沙的响声,我立刻“僵”在了哪里,一动也不敢动,僵尸、吸血鬼、厉鬼……我再一次的不敢往下想去,时间仿佛定格在了这一刻,四周死一般的寂静,不知过多长时间“喵喵”的两声猫叫打破了僵局面,“噢,原来是只猫”我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继续往前走,可还没等我松口气,一个“黑影”走到了我前面,我的'腿一软,一下子摔到了地上,可哪个“黑影”竟把我扶了起来,借着微弱的月光,我看清了那个“黑影”的脸,竟然是我的妈妈,我看着我的妈妈哇的一声哭了,边哭边埋怨我的妈妈为什么不来接我,看着我这个样,我的妈妈心疼地对我说:“同同,你没事吧,都是我不好,不该让你这么小就自己走夜路,你怨我的妈妈吗?”我一听,立刻明白了,原来我的妈妈没有来接我是为了锻炼我自己走夜路,此刻,所有对我的妈妈的怨与恨都化成了爱。我使劲的摇了摇头,带着歉意说:“对不起我的妈妈,我错怪你了,我不怨你!”

  童年就像天上的星星,永远闪光,永远美丽!

语文作文 篇7

  水在外力作用下蜿蜒曲折,是因其要跟大地妥协。但是其仍能不改东流的本质,并最终汇入沧海。人生也是如此。既要有对外在的妥协,也要有对自我本身的坚守,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圆融自在的境界。

  妥协是否是必要的?答案是肯定的,就如同水对自然规律的妥协。人对社会的公共规则也要有所妥协。这种妥协并非是一种屈从和无原则的附和,而是人们对公共价值的一种敬畏。缺少了这种敬畏,相当于任凭人们胡作非为,因而模糊了道德底线。

  然而,若是这种妥协转变为心性上的屈从和让步,会带来什么呢?想必是个人血性和锐气的丧失。史怀泽将之称为成年人的“贫乏、屈从和迟钝”。人们受制于外在的力量,渐渐“顺从命运的理性化”,任凭各种约定俗成的规矩,残酷的生存竞争打磨了原有的锐气。但是为何人们在外部现实面前丧失了对个人的.坚守呢?史怀泽再次给出了答案:“因为理想永在心中不够纯粹,不够坚定。”如此看来,水能够超越羁绊朝最终的目的流去,这是可敬的。 因而我们说,人生既要有对外在的妥协,更需一种内部力量对外部形成的反抗。这种反抗如果足够坚定,便是挡不住的。当然,我们所说的反抗,并非形式上的叛逆,如今天许多为了博取眼球而走极端的“另类”。缺乏灵魂的反抗只能体现内在的无能为之和心智的不成熟。我们所需的是如水般精神的反抗。

  但当我们进一步思考,人生的妥协与反抗,都是有一定时期的。水在最初的阶段不得不与大地妥协。同样,人在少年阶段也必须对外在约束有一定的顺从。用弗洛伊德的话说:“人的良心及对错观在这一阶段逐渐明晰。”但在成长阶段中,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有了明确的目标,不再吸遂外物,对外界多了一份反抗,对自我多了一份坚守。

  而人生的终极目标何在?应是一种顺应天性的圆融自在。如水一般,顺应了外部的形式,但灵魂上对自我保有坚守。江入沧海。人生也应有这样一份圆融之美,在对外物的适应中永葆本真的天性。

  尼采曾将人生分为三个时期:个体隐没于环境的“合群时期”,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的“沙漠时期”和自我与外物融为一体的“创造时期”。无独有偶,古人从“落叶满空山,何时寻芳迹”到“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无一不展示了一种从妥协到反抗,再到天人合一的圆融的人生之美。

语文作文 篇8

  一、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教法探讨

  1.注重序列、整体把握目标

  语文作文的教学要遵循序列性,要明确不同阶段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更好的提高作品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教师要从整体出发,对学期或学段进行作文的教学计划,例如,初一以学生的自由写作为主题,初二教师要规范学生的写作方式,提出相应的操作方法,初三以学生的自主写作为主体,教师要制定出一系列的目标,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还可以采取成长记录的方式,例如,学生第一个月的作文符合题意,第二个月的作文有中心思想等。总之,语文教师要制定明确的任务,提出合适的要求,使学生通过努力真正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的兴趣爱好是推动学生作文进步的最大动力,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很容易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着重注意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激发。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题目设计。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作文题目往往就能激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尝试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初级中学唐佳起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可写、新颖的作文题目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

  ②情感激发。教师要善于在作文前渲染作文场景,给学生以一定的情感熏陶,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③以情境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两点与第二点相似,都是用具体的内容配合教师的引导,给学生创设写作空间。

  3.引导学生注意日常的积累

  学生日常的素材积累程度决定了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当中,长期存在着重写轻读的教学弊端,从本质上来说,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这四个方面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进行作文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以课本为主要的依托内容,在读写为主的前提下,将听说训练贯穿其中,引导学生在平时积累有益于作文的好词好句,必要时要求学生将积累的内容背诵下来,在平时的积累过程当中,要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对生活有所感悟,通过日积月累形成作文基础。

  4.利用课本中的文章贯穿作文理念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多为名家的作品,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把写作合理的融合到一起,这是增强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词句,能够对其进行仿写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其次,要借鉴文章构思的方式和写法,例如巧妙的运用过渡句等。另外,还要进行扩展延伸,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续写型的训练,对没有发生的故事进行续写,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挥出皇帝回宫之后的故事;其次要进行扩写型的训练。例如,有的文章只提供了一段见解的文字,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充实内容。最后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观念,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来提高写作思维,例如在学习完《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环保问题进行畅谈,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5.作文批改途径的创新

  叶圣陶曾经说过,“改”的优先权是属于作者的,因此,作文的'批改不单单要由教师完成,而是要让学生尝试修改自己的文章,对作文的批改途径进行创新。首先,师评生改。教师先对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然后由学生进行修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修改要求要具有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例如,可以把修改意见编为简单的儿歌,进而完成了本次评改。其次,要小组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由组长组织学生对小组成员的作文进行评改,先由作文的作者朗读,再由成员进行评价。评价时,可以采用达到习作要求就得分的评比方式,以这种方式鼓励学生。最后,要学生讲评。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读出自己认为优秀的文章,再说出文章的成功所在,进而提出自身的不足。

  二、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实现,对于学生的日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强化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创新作文的教学方法,在讲述教材文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贯穿作文理念,把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充分的激发出来,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另外,还要创新作文批改的方式,尽最大的可能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语文作文】相关文章:

语文的作文11-09

语文作文06-18

语文作文09-29

语文作文的09-12

【热】语文的作文11-18

语文的作文【精】11-18

语文的作文【推荐】11-21

【推荐】语文的作文11-21

语文的作文【热门】11-21

【热门】语文的作文11-21